2009年10月19日星期一

本格已死?《冰鏡莊殺人事件》


第一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決選入圍作品
林斯諺《冰鏡莊殺人事件》


在中文推理小說創作者中,林斯諺應該算是新世代的代表作家之一。這是因為他能持之以恆地推出新作品,亦能貫徹自己的創作風格。《冰鏡莊殺人事件》是他的最新作,主人翁依舊是在他的作品中屢破奇案的哲學教授兼業餘偵探林若平。未讀這作品前,我在網上看到不少批評的意見,認為《冰鏡莊》太老舊、過時,於是有了心理準備。然而閱讀這本本格派推理小說後,卻有點不同的看法。

先介紹一下故事。知名企業家紀思哲收到怪盜Hermes的預告狀,揚言要偷取一份價值連城的古董手稿,於是紀思哲委託偵探林若平到他的別墅「冰鏡莊」作客,打算在一眾奔客面前正面迎擊Hermes。然而林若平預料不到,等待他的並不只有怪盜,更有已經犯下數宗密室殺人案的連環殺人魔「密室傑克Jack The Impossible」。賓客接連被殺,屍體在密室不翼而飛、巨大石雕離奇走動……被困在山莊裡的林若平,如何找出潛藏在眾人之中的凶手?

這個故事大綱,怎看也是個本格派的典型。而事實上,作品的內容也遵從著本格派的遊戲規則,高智慧的殺人魔、奇異的屍體發現地點、不能解釋的反常現象、名偵探的邏輯推論、貫徹始終而合理的解答等等,一應俱全,幾乎可以說是暴風雨山莊式的本格派推理示範作。單以詭計而言,我覺得力度充足,即便有人說是新瓶舊酒、換湯不換藥、或是某種詭計的放大版等等,我仍要給予這個詭計肯定的態度。我覺得那些批評有點偏頗,事實上古往今來不少推理作品的核心詭計,也難逃愛倫坡的五篇典型的規範,可是我們仍認為那些作品是傑作。那麼說,《冰鏡莊》的問題出在哪兒?傳統本格派真的不受今天的讀者歡迎嗎?

我覺得《冰鏡莊》的毛病,並非本格或非本格的問題,而是這部作品的「美學觀感」出了差錯。好萊塢的電影我們看過不少,老梗的片子相信大家也看得多。如果說某種形式的作品會被時代淘汰,我們今天不會仍看到大量以相同模式發展的災難片、警匪片、愛情片、恐怖片。也許有人會反駁說,這些作品裡不是有很多創新嗎?例如特技效果的進步、加入新元素的愛情故事等等;不過說穿了,占市場七成以上的美國電影,還不過是新瓶舊酒,大家依舊看得高興。香港有一句俗語:「橋唔怕舊,至緊要受。(橋段不怕老舊,最重要的是觀眾受落)」年老的夫婦展現相愛的微笑、經歷生死劫難的情侶終能相見、弱者在絕望中奮起挑戰不可能,這些老梗再老,我們還是會感動。這是人類文明的核心價值,即使上千年也不會改變。本格派的形式裡,對於凶手血腥的犯行,讀者仍會感到血脈賁張;對於離奇的謎團,讀者仍會感到訝異;對於偵探的登場,讀者仍會感到期待;對於正義得以昭彰,讀者仍會感到振奮。

問題是,《冰鏡莊》在這方面不夠好。其實用「好」或「不好」有點詞不達意,我的感覺是,這部作品的核心詭計是一道美味的羊排,伴碟的蔬菜、蘸點的醬汁也由上好的材料烹煮而成,可是放在一起卻出了亂子,沒法把菜色的優點顯現,卻強調了當中的缺點。

為了深入討論,以下有內容透露,未讀勿點。



總括而言,《冰鏡莊》雖有瑕疵,但仍有可取之處,也許作者是基於「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的原因特意把作品以最貼近本格的形式來呈現,我希望將來能看到林若平以不同的面貌登場,期望作者挑戰不同類型的推理作品。

6 則留言:

  1. 冬陽>
    謝謝~ :)
    歡迎光臨~

    回覆刪除
  2. MJ假裝左手摸球的那段
    有影片可看嗎?

    回覆刪除
  3. 三島東傑>
    哈,當年我是看直播的,倒忘了是哪一場了。
    只記得Jordan一臉無奈,評述員說「怎麼連Jordan也犯這種錯誤呀」後重播慢動作,才驚覺那電光火石間左手沒有碰到球。

    回覆刪除
  4. 總覺得這部作品不像一個推理寫作老手的書...
    文中的角色本來就夠少了,又出現冗角..
    那個李勞瑞是來幹嘛的??
    第一線女主角(紀**)的戲份少的可憐..
    這兩個角色合併成一個會好點吧!

    兇手的出場只有兩幕..
    也讓人有存在感薄弱的感覺

    本格推理的重點的確是解謎,我也十分推崇謎團的巨大化,純粹化,但是..
    若整本小說只剩下一個謎團,而少了推演用的角色(棋子)互動,
    這樣真的是小說嗎

    回覆刪除
  5. 以下有內容透露。

    振庭>
    我也覺得凶手的存在感薄弱,正如我之前所說,把凶手設在賓客之外,即使邏輯合理也不乎讀者願望。有點可惜哩。

    至於李勞瑞是否冗角,我卻抱相反的看法。我不是說李不是冗角,而是反過來,我覺得「多出來」的角色太少,這種冗角多幾個便不會有冗角的感覺。我猜作者想把李設定作紅鯡魚之一吧,雖說好作品的角色都應該有其功能性,但我覺得在這類暴風雨山莊裡,多放幾個用來擾亂讀者視線的角色是必須的。問題是《冰鏡莊》裡作者似乎沒刻意製造李是凶手的假象,也許這令你覺得這角色對故事沒幫助。

    我又不會說缺少推演用的角色互動不算小說(笑),就連島田大師的《占星術殺人魔法》裡,角色的互動也只集中在對話和謎團上罷了。我覺得《冰鏡莊》裡的角色不是缺少互動,而是那些互動不夠吸引,令讀者的印象不深。作者其實有在其他方面下工夫,像那一連串的凶案,其實都基於同一個謎底(旋轉大樓),以一個原理來構成不同的謎面(行李被竊、屍體消失、密室殺人等等),這種「單發多向」的詭計其實很強。不過對一般讀者來說,除非那詭計的設計真的驚天地泣鬼神,否則Present手法更重要。像《快遞幸福不是我的工作》,詭計不繁複,但Present的手法出色,讀者的評價便普遍來得正面。

    哈,雖然我不能代表林斯諺說什麼,但我想,推理老手也會偶爾失手,被一些外來因素影響,或者把焦點誤放的。期望他在下一部作品有出色的表現。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