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1日星期四

《大豐收》--香港人不願面對的真實

香港Clip推理小說獎得獎作品
陳電鋸《大豐收》


話說年前得知香港雜誌《Clip》舉辦推理小說獎,我雖然無意投稿,但也很好奇能否引出本地一些潛伏多年的業餘推理創作愛好者,讓香港這片文化沙漠長出為數不多、但生命力極強的仙人掌。當我知道名為《大豐收》的「香港式社會派推理小說」得獎,就一直留意出版狀況,更託在書店工作的友人代為訂書。結果等了一個多月,本作終於出版,花一天讀畢,便覺得本作得獎實至名歸--心頭那股揮之不去的沉重感,就證明了本作如何成功。

故事以油麻地一棟舊樓作為舞台,描寫一位年老的醫生被發現倒斃住所浴室之內,以割腕和切腹雙料自殺。由於發現遺書,警方以自殺作結,可是醫生的鄰居、身為作家的老翁深信醫生是被謀殺,而在重案組被投閒置散的女刑警亦因為另一案子而注意到本案,漸漸懷疑案件跟舊樓被地產集團收購、準備重建一事相關。

從社會派推理小說的角度來看,本作有力地抓住讀者(尤其是香港的讀者)的視線。無論在反映現實、揭示社會弊端、抨擊政策不義等等都非常到位,港人讀此書必心有戚戚焉。作者有充分說明社會的背景、強拍條例(《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通過的原由、虛構(但有所影射)的財團的架構等等,即使外地人閱讀本作,亦沒有認知上的困難。

故事分成兩章(另有一序章與一終章),第一章以交待背景和資料為主,節奏較慢,未必算吸引,但第二章很快便進入戲肉,以女刑警為主角,一口氣調查事件的每一條線索,氣氛相當緊張;而且,這時候讀者會發覺,慢板的第一章其實佈下大量伏筆,這些伏線都為第二章的劇情提供了強力支撐。

在謎團上作者也有不落俗套的設計,以「為什麼明明完美的犯罪,犯人偏要以不完美的做法來進行?」為詭計的核心(書背文案就以此為賣點),最後也有為此作出解釋。不過比起這一點,我覺得作者以四宗(嚴格來說是五宗)案件交纏作為佈局,處理得更為亮眼,令本作的懸疑味道非常濃郁。

以下有較深入的劇情討論,未讀勿入。



《大豐收》是一本意味深長、擲地有聲的推理作品,據知作者正在撰寫續集,期望早日完成,付梓出版,讓香港擁有更多屬於這城市的社會派推理小說。

(附帶一提,作者文筆雖好,但出版社方面的校對工夫就給比下去了,開段忘記縮排、省略號和冒號橫放等等,未免有點多,錯字也不少。可能是因為趕著印刷,所以有這些紕漏?希望再版時能修改一下吧。)

2 則留言:

  1. 這讓我想到去年入圍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獎的〈三狂人殺人事件〉耶~(話說仔細想想這篇沒得獎對照某幾篇得獎作還真是蠻有趣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說起來,〈三〉的作者的風格,確實跟《大豐收》的作者陳電鋸有點相似(雖然前者我只讀過兩篇,後者只讀過此作,希望這樣說不會太武斷)。或者這是因為同樣地聚焦在香港這個社會上相同的問題吧。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