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7日星期六

華文推理發展的冷硬路標:《聽著雨聲告別》


不藍燈《聽著雨聲告別》

第一次跟不藍燈見面,應該是二○一一年我赴台出席第二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頒獎禮之後的那幾天吧。我倒忘了中間如何聯繫上的(好像是透過友人卡蘿?),總之我跟他雖然沒碰過頭卻讀過彼此的作品,加上同是推理迷兼創作者,聚餐時便聊個不亦樂乎,去年再見面也談得很投契。臭屁的說句,大概是「識英雄重英雄」吧(或者只是單純臭味相投而已,呵)。

當年我讀完不藍燈入圍第一屆島田獎的《快遞幸福不是我的工作》,便察覺這可能是華文推理創作「向前走」的證明。一如日本戰後,處於萌芽階段的華文推理集中在本格派作品,無論讀者或作者,都傾向閱讀和撰寫解謎為主的推理故事。然而當這種類型文學繼續發展,便會出現其他子類型,諸如強調寫實的刑警推理小說,或借社會事件塑造硬漢偵探的冷硬派推理等等。成熟的推理文學界,應該能容納不同範疇的推理,而《快》正好是一部異於本格推理的優秀推理作品的示範。《快》的謎團不算複雜,但故事結構很完整,作者對角色的心理描寫、行為動機等等都深具洞察力,顯示出作者在寫實類推理創作的長處。

當時,有人說《快》是冷硬派,但我卻不大認同,因為我對冷硬派的特性有多少偏見,認為若然缺乏某些特質,一部作品充其量只能稱為「社會派」而不是「冷硬派」。然而,當我讀畢《快》的續篇《聽著雨聲告別》後,我便不能不同意,這是一部冷硬派系列,而且隨著故事發展,冷硬味道愈見成熟,彷彿叫讀者們看著一位冷硬派偵探誕生、成長的經過。

《快遞幸福不是我的工作》描寫從事「情歌快遞」工作的主角阿駒,在某次工作中發現女屍,為了自證清白,不得不親自調查。這作品的定位有點模糊,介乎本格與社會派推理之間,也許作者本來想寫得比較寫實,卻因為參加以本格為規定的島田獎而作出調整,強調了事件和謎團。續篇《聽著雨聲告別》同樣以阿駒為主角,而這次他要為摯友洗脫嫌疑--某天深夜,阿駒大學時代的好友Brandon突然到訪,翌日阿駒起床卻發現對方已離開,而之後更得悉Brandon女友在同一夜被殺,下落不明的Brandon是頭號嫌犯。因為堅信好友不是凶手,阿駒再次進行他毫不擅長的調查,但他不知道這回他面對的危險,比上次更嚴重……

一如前作,作者對角色描寫得相當細膩,沉鬱的味道從字裡行間滲透出來。我上面說過,前作《快》我認為不是冷硬,但本作我卻毫無疑問會當成冷硬派來讀。詳情我後面再說,但我想說的是,我認為冷硬派推理的重點是「主角」,而《聽》的故事完全圍繞著阿駒這位「業餘偵探」發展,描述主角想法、個性的篇幅相當多,彷彿作者真正目的是寫主角,案件不過是用作帶出人物的引子。

雖然是冷硬派作品,從推理佈局而言,本作也毫不馬虎。沒錯詭計的「濃度」不算很重,敏銳的讀者可能會看穿謎底,但本作的優點,或者該說是作者的強項,在於對人物的透徹掌握。作者在所有線索都處理得極之細緻,乍看是用來推展劇情的段落,最後謎底揭盅的一刻,讀者才會發現那些都是伏筆。讀者可能對謎底覺得不意外,但很可能驚嘆於作者在包裝案件每一步的完整性,角色的每句話、書信中的每一個詞語、每通電話的時間長短,背後都有充足並且符合現實的理由。作者不單考慮了要寫出來的事件細節,連沒有寫出來的部分也有考慮,所以角色都顯得相當真實,為這個冷硬派故事增添了更濃厚的都市色彩。

以下有劇透,未讀勿入。


我對冷硬的要求,其實是有偏見的(笑)。我一直覺得,冷硬派小說該有以下的特色:
.主角作為主軸
.主角非常固執,調查遇上阻力只會令他更義無反顧地投入
.主角愛喝酒
.主角要有多少不修邊幅、潦倒或抑鬱的味道
.主角要跟黑道或犯罪組織槓上
.主角涉入事件後,會受傷甚至遇上生命危險
.通常有命運悲哀慘死的死者

我想這時不少人會吐槽,這樣的要求未免太「模板化」吧。我就說是偏見啊。不過有趣的是,《聽》居然一一符合,我讀文案時完全沒想到故事竟然跟黑道相關,阿駒更有被黑道擄走、跟黑道大哥攤牌等「冷硬王道」情節。小說以「理想與現實」的分歧作為包裝,我初時還以為是跑類似成長小說的路線,但讀完整部作品,卻發覺充滿台灣社會的寫實感,揚溢著一股孤寂落寞的都會味道。

「理想與現實」沒錯是故事的主軸,但與其說這是作者想探討的命題,倒不如說作者想利用這種矛盾來突顯阿駒和Brandon兩個角色的個性對立。尤其故事結局中,傷心的Brandon捨棄一切,以另一身分在彼岸過另一種隨波逐流的人生,角色的處世態度更見分歧,令這個悲劇的無奈感更強。這部作品顯出人類的渺小,在大都會中,每一個人都不重要,可能隨時因為一些惡意、一些錯誤、一些人性的弱點而改變一個人的下半生,而更糟糕的是真相也一樣不重要,現代人只接受對他們有利的「真相」。相比起告別理想什麼的,這些命題更激起我這個讀者內心的漣漪--而這些正是冷硬推理最能打動讀者的主題啊。

讀過不藍燈兩部作品,我對他處理細節的功力感到極之讚嘆。他就像深入每個角色的內心,代入對方思考他們的動機和行動,所以角色都活靈活現。對解謎推理而言,本作有不少篇幅其實對劇情推展用途不大,但作為寫實的冷硬派,那些關係不大的描寫卻令角色更見立體,不同於暴風雨山莊中嫌犯一是真凶一是紅鯡魚的「技術性」用途。《快》和《聽》合起來,有種冷硬私探初出茅廬的感覺,有些片段彷彿是為未來鋪路:Monkey會成為阿駒的好助手,老唐會成為協助阿駒釐清案情兼吐心聲的知心友,費警官會成為阿駒在警方的內線,文哥和阿虎或許會在將來阿駒遇上危難時成為他不按牌理出牌的王牌。阿駒大概會一如以往般不見得很聰明,遇上黑道一樣任人魚肉,但他對尋找真相的固執大概也會不變。這令我極之期待這系列往後的故事,希望讀到阿駒再次執迷地調查事件。

冷硬派不是人人也喜愛的類型,所以我不敢說各位讀完一定會讚賞;不過若然你是位有一定年紀的大叔讀者(笑),或是喜歡讀寫實風格的都會探案,認為有背負的偵探主角比臭屁的天才神探吸引的話,我會大力推薦本作。說不定這是將來華文推理的冷硬系列代表作喔。

1 則留言:

  1. 看到喬靖夫的fb,有段關於你的作品獲美國簽版權,覺得很有趣,再從網上翻資料看到imoney一篇你的訪問,提及警察.那篇訪問是九月出版,雨傘運動還未開始,這幾個月,對警察角會否有新的想法?誠邀你分享,歡迎聯絡.
    壹週刊記者chan kk
    kkchan@nextmedia.com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