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3日星期四

科幻與推理包裝下的倫理和哲學-《虛擬街頭漂流記》


第一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首獎
寵物先生《虛擬街頭漂流記》


如果數近年台灣最活躍的推理作家,非寵物先生莫屬。在出版社網站寫專欄、為本地及外國推理小說寫導讀和解說(不止翻譯本,還有日文原文的文庫本!)、在報紙上連載小說、出版短篇集等等,搞不好不認識的人會以為「寵物先生」是某個推理創作/評論集團的筆名。雖然他已在推理界打響名堂,有趣的是,他出道後從未發表長篇作品,頂多只有短篇連作。不少人(包括我)也好奇,究竟寵物先生的首部長篇會是什麼樣子呢?結果,在這部第一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的決選入圍作品(按:撰文時並未公布結果),我們得以一窺全豹--推理、科幻、哲學、以及濃厚的人情味。

《虛擬街頭漂流記》的時代背景放在近未來的2020年,故事講述六年前台北發生地震,西門町首當其衝,熱鬧不再,政府為了刺激經濟,與科技公司合作,在網路上打造以2008年西門町為藍本的虛擬空間,利用VR技術,讓市民可以在這個虛構的街道上逛街、購物、約會、看電影……在最後的測試階段,計畫負責人大山和下屬小露發現系統顯示出問題,二人進入虛擬世界後發現一位測試者在這個沒有實體的街道中被殺。誰人殺死這個死者?用什麼手法?動機是什麼?

表面上,這是一個科幻推理故事,可是作者真正想傳達給讀者的,並非只有冰冷的科幻世界以及漠然的詭計。我曾在誠品的專欄裡談過,一本優秀的推理小說會強調Showmanship--即是演繹技巧。把詭計或點子包裝,令讀者更投入故事是Showmanship的基本手法,然而《虛擬街頭漂流記》不獨把詭計「包裝」,更是把故事的中心思想與詭計融合。坦白說,或許在下跟寵物先生的波長有點契合(唔,請容我不知羞地仰攀一下),讀至第六章時已把大部分的謎底釐清(除了死者致命一擊的情景外--那部分令我莞爾),但這故事的優秀之處,在於即使猜到謎底,仍會被角色的關係、遭遇、想法、故事的主旨所吸引。即便預料到某些故事情節的出現,讀至那些段落時仍叫我深深動容,追看下去。寵物先生寫「情」--尤其是滲入了科幻味道的「情」--特別有一套,在短篇集《吾乃雜種》中已表現過,而在《虛擬街頭漂流記》中他的筆調更進一步,寫得相當生動感人。

可別誤會,我不是說這部作品的推理性不及故事性,單以推理而言,《虛擬街頭漂流記》仍是一流的作品。寵物先生在簡單的命案中,設下了多重的詭計,讀者看穿第一重,亦可能墮進第二重的陷阱,當以為掌握了兩個謎底後,卻原來有第三個在等著你。出色的是,這些詭計都互相關連,每一個都指向故事的真相,構成謎底的一部分。

以下會詳談一下故事的內容,為免透露劇情,把文章都隱藏起來。讀過的朋友可以打開一看。未讀的切勿打開!這會大大影響閱讀的樂趣!(也會談及《名為殺意的觀察報告》的謎底,煩請留意)



玉田誠先生在導讀中說《虛擬街頭漂流記》是「二十一世紀本格推理的指標作品」,我不敢輕言同意與否(我這種小咖不敢說這種豪情壯語),但毫無疑問,這作品是一部一流的示範作,可能讓未來不少創作者從中參考主題、故事性和推理元素的處理手法。作為首部長篇作品,《虛擬街頭漂流記》的成績是十分驚人的,這亦令人十分期待作者以後的創作。(補充一句:寵物先生,我可不是在給你壓力喔~)(笑)


延伸閱讀:
孰真孰假,情為何物:《虛擬街頭漂流記》 by 眼睛
記憶銘刻,《虛擬街頭漂流記》 by 栞
《冰鏡莊殺人事件》、《快遞幸福不是我的工作》、《虛擬街頭漂流記》 by 顏九笙
◎中文推理《虛擬街頭漂流記》: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by 陳嘉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