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星期一

日常的脫軌-《我是漫畫大王》


第三屆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首獎作品(並列)
胡杰《我是漫畫大王》


話說當我在七月知道第三屆島田獎初選入圍名單時,擺了個大烏龍。名單中,除了認識的友人名字以及一些見慣的作家名字外,更發現一個眼熟的作品名--《我是漫畫大王》。這篇名之所以眼熟,是因為同名的短篇作品曾投到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在最後一輪評選中只差一點未能入圍,我甚至在本部落格寫過心得文,提出個人意見。因為這作品名很特別,翻查一下,連作者名字都相同,我就想應該是同一位作者同一篇作品的不同版本吧。台推獎的截稿日期在十二月最後一天,二月初公布入圍名單,而島田獎在二月下旬截止收稿,那時我便想,搞不好作者寫好了長篇,因故刪減成短篇試投台推,未能入圍於是把心一橫將長篇投到島田獎;或者作者早有兩手準備,同時寫好短篇版和長篇版,短篇未能入圍,才再用長篇參加比賽。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叫我相當不好意思,一想到自己在部落格中大言不慚,分析該短篇內容,其實人家根本有另一個版本,更過關斬將,直殺入高手雲集的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最後階段,真令我汗顏。我心想一定要為自己的冒昧好好跟作者胡杰道個歉,兼且反省一下自己對這篇作品的想法有否不足,太過想當然耳。

所以,當胡杰在得獎致辭中提到小弟,各位可以想像到我有多大訝異。聽到他向我致謝,我簡直有種比讀推理小說讀到謎底一瞬間更錯愕的感覺--這時候我才驚覺自己一直記錯了一點,台推截稿沒錯是十二月,島田獎是二月,但《我是漫畫大王》投的是第十屆徵文獎,截稿日是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我在部落格貼心得文是二○一二年七月十四日,第三屆島田獎截稿日是二○一三年二月二十八日。本作的短篇版和長篇版投稿日不是相差兩個月,而是一年零兩個月!想不到我在腦裡上演了一道敘述性詭計啊。(爆)

在頒獎禮認識胡杰後,晚宴時我碰巧坐在他旁邊,翌日聚餐也是,所以有不少機會閒聊。他謝謝我在部落格撰寫心得,表示幫助他決定修改方向,而其實我自問只是出了很小的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此看看,那不過是一篇很短的心得)。我的意見只像是一位讀者的想法,不過碰巧這位讀者同時是一位創作者而已,所以或者這能激起作者的某些想法。我想,這種交流正是我過去貼心得文的期望,因為不同創作者各有盲點,想法互相碰撞才會產生新想法。事實上,我每寫一篇心得,都會從中發掘出一些想法,反思自己的創作方向,所以別以為我只是不斷付出,實際上對我來說那是一場場腦力鍛鍊。

談回本作吧。由於我讀過短篇版,在閱讀長篇前已知道謎底,所以這次的心得或許不夠客觀。不過我想這不打緊吧,反正我寫的都是個人心得,不求各位看倌認同,而且,看法不同或者更好,這樣子身為創作者的我們更能獲得「腦力鍛鍊」的機會。

《我是漫畫大王》採用有點特別的章節編排方法,一開始送給讀者的是「第十二章」--方太太從娘家回來,赫然發現丈夫遭刺殺,兒子被鎖在住所房間內,警方介入後,孩子說出唯一訪客的名字。接下來,故事回到第一章,敘述方氏父子的日常,以及「漫畫」跟他們一家的關係……

如果單從詭計著眼,我想本作會是那種得到兩極評價的作品。沒看穿的讀者會大呼驚奇,看穿的讀者會覺得不過爾爾--對讀慣推理、熟知詭計手法的推理迷來說,搞不好後者比前者還要多一些。不過,個人覺得,本作在詭計以外、或是在包裝詭計上有頗多值得談論的要素,如果跟本作前身的短篇作比較,更有相當多可以研究的部分。因為那些都要談到故事內容,所以暫時擱下,先說一下無雷心得。

個人認為,本作的最大趣味在於「日常」和「反常」。故事以一具屍體作引子,是「不尋常的日常」,但作者筆鋒一轉,隨即轉為「日常中的日常」,描寫小孩阿健跟漫畫「邂逅」和「沉迷」的經過,以及初為人父的方志宏工作上如何不順遂、將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屍體的「不尋常」和生活的「日常」已有落差,但在推理小說中這種距離頗常見,讀者未必會在意,然而當故事進入末段,讀者卻會看到一連串「反常」的內容--無論在角色的行為、心理、事件的本質、甚至詭計本身都是完全脫序、我們平日不應該會看到的「反常」。

可能有讀者會接受不了真相中某些角色的做法,認為太失實了,甚至會對角色(和作者?)反感,但我認為,這些正正是本作的特色。故事前段和中段有很多日常描寫,也側寫了不少社會狀況、諷刺了很多現實中的不公義,讀者可能會把本作看成社會派小說或寫實小說,但別忘記,本作參賽的是以本格推理為題的島田獎,作者追求的並非要揭露什麼黑幕(至少不是主要目的),而是在字裡行間導入詭計和謎團。以社會派的角度來看,本作結局無疑跟現實有相當大的距離,但「像社會派」或「像寫實小說」,並不代表本作走的是相同路線,讀者以寫實程度來判斷作品水平,我認為並不合適。

而我對本作詭計優缺點的看法,由於涉及內容,所以按慣例隱藏起來,未讀勿入。


單著眼於詭計的複雜度,我認為本作是三部入圍作品中最低的。別誤會我在批評,須知道「複雜度」不等於「精采度」,這往往是不少人的誤解,以為推理故事愈複雜愈好,事實上不少經典作品的詭計極之單純,而且往往就是因為單純,更讓讀者在讀到真相時為自己的大意而感到震驚。本作的核心詭計就是一種單純的設計,簡單利用一個人的童年和成年,製造文字落差,令讀者誤認父子的身分。那麼,這設計成功嗎?我覺得一半一半。

成功的一半是,在作者編排的段落、誤導用的文字、角色間的盲點都相當完整。唯一有點勉強的是讀者無法知道為什麼方志宏小名叫阿健,這部分如果能加入簡單的原因,角色的完整性會更高(至於他為什麼要兒子名字中有「健」字,則是因果顛倒的伏線,我頗喜歡這點)。作者為了要令人誤會方志宏是阿健的父親,在角色身上採雙關語、避開某些描寫自然是基本功,但演繹這個詭計最困難之處,其實不是「身分」的敘述性詭計,而是「時代」的敘述性詭計。阿健的童年是在一九七○年代,但方志宏其實是活在九○至○○年代,可是因為詭計關係,作者很小心地將時代模糊化。

至於為什麼我說只成功一半,是因為今天的推理讀者太多疑了。單純的身分誤導式敘述性詭計對不少讀者並不陌生,所以即使他們沒看到任何理由,都有機會懷疑作者用上身分誤導的設計。敘述性詭計便是如此一種麻煩的東西,作者要花很大的力量才能將詭計寫得完整,但卻不一定取得讀者的認同。我自己也是個「多疑的讀者」,不過我對推理小說不止於看詭計,還喜歡看作者如何包裝詭計,而我認為本作在包裝上是相當別出心裁的,只是大眾讀者不一定跟我有相同的閱讀方向。

另外,有一個比較深入的個人意見,我要強調是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是事實,但覺得值得一提,讓各位(和作者)判斷一下。我在網上看到一些推理迷讀者意見,說他們隱約猜到謎底,我想,這是因為一開始第十二章有一個構成上的小瑕疵。在短篇版的心得中,我說過一開始將某事件(殺人案)放出來能增加懸念和誤導,作者在長篇版中超額完成了(竟然直接調換篇章編號,比起單純倒敘有更大吸引力,讓讀者一翻開書便有種「咦!發生什麼事?」的趣味,這種手法我得學習一下);可是,我認為這個第十二章欠缺一個關鍵的細節--時代背景。因為作者沒提,讀者看到故事描寫一個研究生準備上課,然後發現命案,很自然會將時代當作「今天」。改變讀者這個概念的,是在之後的「第一章」明確說明日期的情節上,讀者才會將腦中塑造的背景放到一九七○年代,可是,一開始那個「今天」的影子已殘留在讀者心中,往後的閱讀過程,很可能觸發「這是敘述性詭計嗎?」的心理開關。我覺得,要成功騙過讀者,特別要留意一開始的部分,別讓他們起半點疑心,用雙關語、甚至用有點牽強的設定也好,總之要讀者「確信」命案是發生在一九七○至八○年代,否則某些讀者會以為自己看穿謎底,再作出「真相不夠意外」的評價。 (比如說,電視正在播美麗島事件的新聞,最後才指出那是週年記念活動播放的舊節目之類--沒錯這種手法頗「硬」,但我個人偏好即使設定有點牽強,也要盡力降低讀者起疑的可能)

之前我提過「日常」與「反常」,我覺得這是本作其中一個很有趣味的要素。讀到最後,我覺得角色們都很恐怖。在母親離家出走後,父親問阿健(方志宏)還有什麼問題,阿健漠然地說:「我好餓。冰箱裡還有什麼吃的東西嗎?」在這一句之後,故事漸漸暴露它「反常」的本質。阿健的父親是個少根筋的怪人(從他跟妻子對答可以看出),乍看滿有喜劇色彩,但他的任性妄為(縱容孩子但又隨興地捨棄阿健的漫畫)卻是一連串悲劇的源頭;方志宏只著眼自己在漫畫上的「成就」,甚至將一切人生難題都歸咎於這之上,跟一般希望「子承父業」的父親不同,他竟然願意犧牲兒子的人生來補償自己的,這比他父親更自私惡毒;方志宏的兒子更不用說,字裡行間不但透露出他的頑劣,最後更偏執成弒父的凶手,但他毫無驚懼悔疚;就連本來形象正面的周哥哥,最後也牽涉事件,是元凶之一。這些角色,配合一個異常的計畫(拿一個小孩來做實驗),構成一幅怪異的藍圖,而最後更完全失序,變成一宗殺人案。我覺得本作是「包著糖衣的毒藥」,看似是描寫愉快童年、拿漫畫和懷舊做主題的故事,骨子裡卻是一段段日常脫軌的詭異經歷。

方志宏利用兒子做實驗的一段,年輕讀者可能不大理解角色背後的想法。Kidult文化在近二十年興起,尤其近十年,各大玩具商紛紛瞧準成年顧客,推出高價的玩具。日本動漫在七○至八○年代起風靡亞洲,當年的孩子著迷於這些作品和週邊玩具,可是富裕的家庭只占少數,當這些只能對著玩具店櫥窗乾巴眼的孩子長大成人,為了補償童年時的遺憾,都願意花費金錢去購買回憶。於是,我們可以看到,今天有大量七、八十年代動漫的機器人玩具推出復刻版(例如著名的「超合金魂」系列),定價動輒一千多港幣(四千多台幣)起跳,根本不是以小孩為目標;日本更不斷推出古早動畫的DVD或BD套裝,讓顧客再次找回已忘懷的作品。這種行為極端化,便成為方志宏執行實驗的理據。這個文化背景支撐著本作主角的動機,我想,大概對三、四十歲的男性讀者來說,感覺尤其強烈。

最後,我想簡單說一下短篇版與長篇版的一些差異。長短篇最大的差異,在於成年版方志宏的描寫,短篇版只集中在阿健的「漫畫大王事業」上,敘述性詭計的部分,基本上放在「我的漫畫札記」之中。由於短篇的視點改變很少(短篇版的漫畫札記較長),真相揭盅時威力更大,單以爆點而言,我其實較喜歡短篇版的。不過,長篇小說與短篇小說的著眼點並不一樣,本作的長篇版令主角的塑造更完整,這種改動是必需的。另外,短篇版最後有提及方志宏的父親,如果長篇版最後也有,那一定更能凸顯那股諷刺味。(我想作者是考慮到最後一句作為爆點,而作出取捨吧)

我有點好奇,本作日文版到底會呈現什麼的模樣呢?我指的不是謎團或詭計,而是文中林林總總的漫畫內容。我不知道華文區的推理讀者年齡分佈如何,但總覺得當中的三、四十歲男性動漫迷未必太多。話說故事裡提到「超電磁V」(港譯「超力電磁俠」、台另譯「孔巴德拉V」、原名「超電磁ロボ コン.バトラーV」)和「神鷹旋風號」(港譯「V型電磁俠」、台另譯「波羅五號」、原名「超電磁マシーン ボルテスV」)有何分別的對白,我小時候也說過*1(笑),或許對日本讀者來說,本作有更強的親切感?

*1題外話,包括這兩部機器人動畫的「長濱忠夫三部曲」中,我最喜歡的其實是第三部《太空基地》(闘将ダイモス),小時候超想要這一台的超合金玩具。不過當年我已有《太空保衛團》(未来ロボ ダルタニアス)的超合金,得一可不能想二吧。(嗯,「我是動畫大王」?)(爆)


(當年香港版OP)

3 則留言:

  1. 您好,我剛讀完我是漫畫大王,有很多問題想請教

    .奇數章(阿健)和偶數章(方志宏)其實是同一個人嗎??
    只是作者故意寫得像兩者是父子關係以誤導讀者對嗎??

    .方志宏(阿健)小時候忍住沒有殺死父親(第15章許肥所說)
    但長大卻被自己小孩所殺(第12章所寫) 所以時間正向的話是先15再12囉??

    .假設上述成立 那密室殺人如何成立並沒交代 因為不是本書重點嗎??
    難道真是方志宏(阿健)被自己小孩所殺 瀕死前把小孩反鎖要陷害許肥??
    既然方志宏(阿健)沒有殺死父親 哪來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是因為漫畫書都被丟掉而引起的自以為創傷嗎?? 那他父親後來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您好!

      我不是作者,所以以下說的只是個人看法,不知道有沒有跟作者的原意不同。 :)

      .阿健和方志宏是同一人沒錯。或許您比較少接觸使用敘述性詭計的推理作品?您說得對,作者就是故意在文字上誤導讀者,製造驚奇感。

      .時序上,15章的確是在12章之前。

      .密室大概就如第14章所說的,是方志宏在死前造成的。但我想,這角色並非要陷害許肥所以這樣做,只是出於很普通的心態。他對兒子做了一件很殘忍的事(拿他做實驗,剝奪他的人生),兒子知道真相後反抗,方志宏在纏鬥中意外中了一刀,把兒子關起來,就是防止對方進一步傷害自己。方志宏當時應該沒想到傷勢嚴重到致命,當他鎖上房門,打算求救後卻失血過多昏倒,最後失救致死。

      方志宏沒有殺父,心理病都是因為漫畫書被丟掉而起(雖然用另一個角度來看,我覺得他本來已因為過度沉迷漫畫而構成一些精神上的問題--像母親離家出走後只冷淡地問有什麼可以吃--失去漫畫破壞了他的世界觀所以引爆這個心理病)。至於他的父親,故事沒提,不過作者在短篇版的結局中,指出方志宏的老父在最後經歷喪子之痛,我想在作者的設定中那個少根筋的老爸一直不知道自己當年對兒子幹了一件影響他一生的壞事,傻愣愣地活著吧。

      刪除
  2. 其實本篇我從一開始就認定故事發生在現代...
    在第一章的時候,盧俊彥打電話給羅曉芝的時候,盧俊彥一開始就說"那個──羅曉芝同學。"給我感覺不像是用早期的電話,而是使用現代的手機。因為如果用電話打的話,會先問"請問羅曉芝同學在嗎??",但手機因為確定主人,不需要向對方發問。

    而在後面章節,提到"許家育在媒體面前涕淚俱下"。這段描述讓我覺得許肥已經是成年人,而且台灣媒體在70年代應該是無法如此自由採訪嫌疑犯的。

    所以我覺得,本作的時間描述上,確實還有待加強。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