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4日星期五

不止是一般推理漫畫──《不可知論偵探1:捨身羅漢篇》

薛西斯(作).鸚鵡洲(繪)《不可知論偵探1:捨身羅漢篇》
博客來
Readmoo
Bookwalker
CCC連載官網

話說數年前我受獨步文化編輯小K和顧問(?)路那邀請,參與一個台日港三地聯合的創作企劃,去年成品終於面世,這作品名為《筷:怪談競演奇物語》,參與者有三津田信三、薛西斯、瀟湘神、夜透紫和我(以上敬稱略)。其中薛西斯的故事〈珊瑚之骨〉以一位年輕的道士海鱗子擔任調查角色,這獨特的人物更成為了薛西斯另一部獨立作品的主角──推理漫畫《不可知論偵探》。嗯,這回談的不是小說,而是漫畫。

故事以玉水湖公園發現屍體開始,因為屍體身上貼著符咒、腳踏草鞋,員警小吳向海鱗子請教意見,然而海鱗子看了證物一眼,便發現那是稱為「捨身羅漢」的道術活人祭獻儀式。正當二人忙於調查,第二具屍體悄然在同一地點被發現……

在歐美,有些漫畫會被賦予「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的標籤,方便讀者識別──「圖像小說」在表現手法上其實和「一般漫畫」差異不大,反倒跟內容有關,前者強調文學性,標誌著該作品在娛樂以外有其藝術特質;而事實上近二、三十年圖像小說已被文學評論界重視,2005年《時代雜誌》選出自1923年起的百大英文小說當中,就有一部圖像小說入選,Alan Moore(編劇)、Dave Gibbons(漫畫家)和John Higgins(上色畫家)於1986年共同創作的《守護者(Watchmen)》跟《大亨小傳》、《一九八四》等經典名著並列。先談這個,是因為我認為《不可知論偵探》放在西方市場的話,毫無疑問會被歸類為圖像小說。

單從推理而論,《不可知論偵探》已是上乘之作,構成案件的佈局、轉折、伏筆的運用、誤導與意外性等等,都具備極高水準,但更重要的是這作品在推理以外的元素亦十分豐富,觸及的議題超越了一般推理漫畫或小說。首先要指出的是,故事中的「捨身羅漢」並非虛構,乃是現代社會工業化後,從原始社會殘留下來的迷信習俗,在台灣這個儀式有典籍記載,甚至在今天的高雄能找到相關的地標遺址。而故事從這個民俗傳說再延伸至台灣的遊民現況、長照家庭的困境、高齡人口引發的社會失衡等等,這些題材令這作品有別於一般的少年漫畫。

不過,《不》並非那種抱持「寓教於樂」的宣導式作品,作者沒有意圖灌輸某種意識形態予讀者,反而用的是文學小說最常用的手法,利用情節丟出種種問題,讓讀者自行反思。與此同時,作者仍然聚焦於本格推理的敘事特質,主角海鱗子蒐集證據,建架推理迷喜聞樂見的漂亮邏輯,在結末爽快地回收所有伏線,平衡了娛樂性與文學深度。

這兒更要提一下,主角塑造得十分出色,比起《筷》的〈珊瑚之骨〉中的海鱗子,這邊的海鱗子顯出更強的名偵探魅力,加上神秘的身世、成為道門中人的奇異經歷,我相信沒有讀者對他往後插手的事情不感興趣。

以下有更深入的內容討論,因為有劇透,未讀勿入。


首先要談的,是本作濃厚的民俗學背景。亞洲(尤其是東亞及東南亞)多地一直有活人奠基的習俗,要留意的是這和原始宗教的活人獻祭有一點不同,一般的活祭是將人奉獻給神靈以求神明庇佑,活人奠基卻是以犧牲者化身守護神鎮壓冤魂,確保當地人平安或工程順利。在日本有所謂「人柱」,廣東一帶有「打生樁」,緬甸有「苗賽」,儀式有異但本質相同。台灣的版本便是「捨身羅漢」,據不同的資料顯示,百年前不論南北都有這類犧牲乞丐、建立寺廟祠堂供奉成土地神明的習俗。《不》的推理主軸便以此作為出發點,兇手利用古老習俗掩飾真正的殺人動機,如何令這詭計留下破綻讓偵探解決,作者便得仔細考證真實史料,將之轉化成故事可用的素材。

隨著兩位主角調查,另一重要元素逐漸披露:遊民問題。捨身羅漢特殊之處,是官方徵求受害者提供性命,在古早的生死觀下,受害者會相信死後化身守護神的概念,自願成為「祭品」,換言之是一次合意殺人/自殺。然而,我們知道這其實建基於社會不平等上,是一種階級剝削,我們只會看到草根階層被誘騙擔當犧牲者,從沒有上流社會的人物成為捨身羅漢。當故事中第三具屍體被發現,證實死者是一名遊民後,作者便將舞台移至街友的聚集點,一面描寫犯人繼續向遊民們下手,一面側寫這些無家可歸者的面相。

露宿者在都市無法迴避的問題,城市社會複雜化,自然有人因各種理由無家可歸,可是我們必須正視,街友也是人,一樣有生命價值,一樣是組成這個社會的一部分。一般人會對遊民在社會的需求視而不見,但這不過是自欺欺人,正如故事中街友們湊錢修廟,目的只為供奉拜祭數年前被不良青年虐殺的同伴老洪,可是因為他們是「社會上不存在的人物」,破廟才會變成都市傳說,成為妨礙調查的麻煩。單這一段情節,便帶出了街友們的生活困境、族群特質、被忽視而自救的想法等等。《不》並非社會派推理故事,但我們確實可以在這些情節中了解很多台灣目前的遊民實況。

社會高齡化、媳婦負上照顧婆婆的責任等等社會問題,亦構成這故事(謎團)的重要元素,當中兩個犯下謀殺/誤殺罪的家庭(林火義和妻子,以及孫宜芳),導火線都來自長照問題。作者未必有控訴意圖,但讀者應該能從這些描寫,去反思台灣目前傳統家庭觀念引發的社會壓力,以至於有何措施可以改變現狀。

談回作品中的關於民俗性的部分。本作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偵探解決表面上是一椿、實際上是三起案件的謎團後,帶出本作還有文本以外的詭計,街友阿泰的身分置換,以及《不》的奇幻特質。或許有推理迷不喜歡滲入奇幻元素的推理故事,畢竟海鱗子能跟幽靈溝通,而鬼魂又跳脫於現實邏輯之外,很容易招來作者自圓其說的嫌疑;但我認為在本作這設計頗有畫龍點睛之貌,除了因為鬼魂在主角的推理上並沒有提供隱瞞讀者的「犯規」線索,更重要的是它回歸到作品主題的「捨身羅漢」身上,再透過老洪的對白折射出人文情感。

民俗學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門學問,並不是因為當中那些妖魔鬼怪真有其物,而是因為這些傳說和儀式能反映當時人們的意識形態以及對天地萬物的觀點,是人類學的一門分支。「捨身羅漢」正好反映了社會面貌,縱使時代更迭,現代社會不再有活人祭獻,但「將都市繁榮建立在低下階層的痛苦之上」卻如出一轍,在人類社會恆久不變。諷刺的是,故事最後老洪寧願面對永恆的未知,代替穩定的超渡前路,為的是放不下街友同伴,真正地「捨身」。這兩者作為比對,反映出社會的矛盾以及人心的高貴,作品探討的和人類學一樣,也是人的本質。

有些評論將本作跟京極夏彥的作品相比,我覺得可以理解,因為海鱗子和京極堂有相類似的氛圍;不過我認為假如要用日本作家/作品來作比較,我認為本作更像大塚英志的風格。京極以妖怪作為素材,開展推理故事,但大塚卻是正統民俗學者(他是「日本民俗學之父」柳田國男的直系徒孫!),所以他擔當原作的漫畫作品,民俗學元素用得非常廣泛及深入,而我認為《不》有著類似的特質──或者這樣說吧,我覺得《不》在民俗學上有大塚作品的水平,而在推理趣味上又有著京極作品的精緻刁鑽,可說是集兩者的長處於一身。

談過本作的種種優點,我也得平衡一下,說說一些我覺得尚可改進的地方。

薛西斯的劇本我覺得無可挑剔了,鸚鵡洲的畫功亦是不輸日本一流漫畫家的水準,然而假如說劇本和畫功都屬於A級的話,分鏡我卻只能評個B+。故事在畫面上毫無疑問是清晰易讀的(這要歸功於漫畫家),但大概因為作者本職是小說家,而這次合作是二人頭一遭,將文字轉化成漫畫的方法未免過於保守。比如說,故事一開始以一對男女夜遊公園,在對白中交代破廟怪聲的傳聞,再丟出一具屍體作為引子,在小說的話可說是教科書等級的好例子;問題是,漫畫是以圖像讓讀者去接收訊息,以懸疑漫畫而言,破廟傳聞等等可以容後再補上,以鸚鵡洲出色的畫技,不用加任何對白光用畫面已能製造大量懸念,讓讀者沉浸於故事的氛圍。

這部分更要一提,我認為第一回第三頁的分鏡,沒有依循一般懸疑漫畫的做法十分可惜。漫畫的表現手段中,有將「翻頁」當成「製造意外性」的技巧,翻頁後的第一格是用來放爆點的,所以大部分在序章祭出屍體的推理漫畫,通常會在翻頁前一頁(左頁最後一格)製造懸念,翻頁後(右頁)來個全版或跨頁的屍體。《不》第一回第三頁讓男女先看到屍體、表現驚惶,讀者再在下方看到屍體全貌,這便像打了預防針,衝擊度會削弱很多。

談及分鏡及分頁,我覺得《不》其中一個有待改善的重點,在於文字資訊量。推理作品文字多自然無可避免,但如何利用沒有對白的空鏡將節奏放緩也十分重要。上面提過大塚英志,我覺得不妨拿他當原作、山崎峰水繪畫的《黑鷺屍體宅配便》第一回作比較:開頁富士山遠景、二三頁跨頁樹海吊屍、第四頁近鏡死者臉部、第五頁屍體自行活動,最後一格卻跳至主角的耳機,後面是標題頁和主角身處的環境,第九頁才開始有對白。小說(文字)和漫畫的表達手法有很大的差異,正如好的編劇不一定是個好導演(反之亦然),將文字轉化成圖像並不容易。

(這兒有《黑鷺屍體宅配便》第一回試讀,在「過期刊物」欄目下:Comic-Walker官網)(因有屍體和血腥內容,未成年讀者慎入)

不過,以上說的都只是一個漫畫迷的個人觀點,看法見仁見智,反倒《不》的第一回有一處我覺得是明顯失誤──連載版和單行本的分頁居然是不同的(因為我買的是電子書,不曉得跟實體是否不同,但看分頁應該和印刷版的一樣)。連載版一開始第一頁是放右頁,但單行本卻是左頁,往後左右頁兩者是不同的(單行本第二、三頁同版,連載版卻是第三、四頁同版),直至第32頁才在單行本加上一張繪有證物的黑頁,後面兩者才統一。我明白在電子平台連載的今天,頁面左右已不及昔日重要,可是這其實涉及到整體分鏡的設計──尤其單行本始終有出版的一天──左右頁是不應該隨便換位的。關於這點,可能是編輯和漫畫家之間溝通失誤,或是編輯在這方面的經驗略微不足,但至少我認為他們能從中學習,將來不會再犯這種錯誤。

內容方面,有一個瑕疵我覺得不提不可。阿泰/老洪的身分在本作極其重要,是案情以外最大的爆點,更是主題捨身羅漢的象徵,但這角色在設計上卻和另一配角阿彥太相似了。


(左一是阿泰,左三是阿彥……我應該沒弄錯吧?)
(出處:https://www.creative-comic.tw

如何增加角色辨識度是一門學問,小說用的是文字,所以角色命名要小心,我通常不會讓兩個沒關係的角色使用相同姓氏,以免讀者混淆;漫畫比小說優勝一點,可以利用髮型髮色、五官身材、衣著飾物等等令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就像本作主角海鱗子,黑色高領T恤、黑手套加淺色長風衣,辨識度很高,但除非仔細留意,阿泰和阿彥兩者連衣著也難以分辨。我不曉得這是否故意讓讀者搞混二人,但在推理上伏線已鋪得妥當,我看不到故意混淆有何益處。或者這是因為漫畫家和編輯不熟推理創作的竅門,沒留意這個瑕疵可能破壞敘詭的完美性?(我不知道有沒有讀者讀到最後才發現之前搞混了這兩個角色)

雖然我有以上意見,但其實我們也可以從作品中看出作者們(和編輯)的進步。第五回的分鏡節奏比第一回拿捏得更好,番外篇〈北十字星〉在平衡畫面和對白上更是出色,擺脫上述的所有質疑了。我們讀這作品可能只花一個鐘頭,但作者和編輯們卻花上一整年去磨合,愈做愈好自然合理。

最後想談一下這作品的連載編輯部/企劃擔當單位CCC被裁撤的風波。我不打算深入發表意見,只想提一下,要提供這麼豐富的民俗學素材給編劇和漫畫家,一般商業出版社難以做到,大概只有出身於中研院的CCC編輯們才有這種特殊背景和文化眼界,而將在地民俗學融入流行文化在海外十分熱門,並且有製造巨大經濟效益的潛力(看看《達文西密碼》)。此外,編輯和作家們的經驗更為寶貴,如上所說,磨合過程中可能有諸多問題,但重點是這些問題克服後便化成經驗,「業界」之所以成立,是因為有「業內人士」的存在,而後者便是從這些跌跌碰碰的失敗中誕生。我對CCC裁撤沒特別贊成或反對,但我必須指出,CCC的經驗是無可替代的,而保存這些經驗的正是裡面的「業內人士」。將適當的人放在適當的崗位永遠是對社會有利的做法,廢除部門也好,改弦易轍也好,請重視這些編輯多年來學習所得的知識與磨練出來的能力──不能讓他們繼續從事他們擅長的工作,吃虧的不是他們,而是政府以及整個社會而已。

假如你一向有讀推理漫畫,《不可知論偵探》絕對是不容錯過的傑作,若然身為推理小說迷的你從沒讀過漫畫,這部圖像小說更是十分適合你踏進這領域的入門書。強烈推薦。

2020年11月22日星期日

失去的,不只語言——《失語》

劉綺華《失語》
HKTVmall
商務印書館

前陣子受香港國際文學節邀請,擔任講者談《網內人》(因為英文版剛出版),主辦單位建議找香港新銳作家劉綺華對談,因為她的小說《失語》關於一個老師自殺,正好跟拙作的女學生自殺有異曲同工之妙,談的是校園內的「小社會」階級剝削與欺凌,只是一本將重點放在學生身上,一本放在老師之間。既然要對談,我自然得準備,好好拜讀《失語》這作品,結果不讀猶可,一讀不得了,它帶給我的震撼程度不下於任何一本我讀過的傑作。

雖然這部落格主要談的是推理,而本作該歸類於純文學,但它以主角之一的死亡作為核心,令全書帶著濃厚的黑色小說(Noir)的味道,我姑且也在這兒寫寫心得,向諸君介紹推薦一下(但這真的不是推理小說,不要有錯誤期望)。《失語》主要角色有二:伶和慧,二人皆是一家中學的中文老師,慧新入職,卻在一年後自殺了。教員室裡無人願意觸及慧的死亡,本來深得校長歡心、擅於巴結同事的伶,發現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生活逐漸失控……

《失語》並非懸疑小說,但有多少心理懸疑的特質,在描寫兩位主角的關係上,顯出伶居於「傀儡師」的位置,以小聰明游走在同僚和上司之間,利用慧去占便宜。故事分兩章,第一章以慧的死亡作結,由於讀者一開始便知道慧會自殺,所以我們會在本作前半尋問「她為什麼要死?」。我當然不會在這兒透露原因,倒是,我會說第一章的結尾令我十分意外,情節的走向叫我啞然。

第二章描寫的是慧死後留下來的「詛咒」。這不是什麼靈異小說的手法,但我想讀過本作的每一個讀者都會認同,故事的下半部就像恐怖小說,描寫主角有序的生活一步一步失控崩壞。有趣的是,雖然我說這部分不是靈異小說,結末中「求神問卜」卻成了重要的關鍵,明明是寫實小說,發展出這樣的結局,讓我覺得作者最後的留白十分高明,反映出主角的沉淪與無奈。

我在前文提過,《失語》該歸類於純文學,但這絕對不是「難啃」的那種純文學小說,無論在敘事節奏、情節內容以至遣辭用句都傾向大眾小說,單看故事的話,甚至可以當成流行小說。我之所以大力推薦本作,正正因為它易入口之餘還有著深刻的社會意識,結構上更有強烈文學小說的特質,絕對是雅俗共賞,文學宅可以拿來研究內容技法,一般讀者亦可以當成發生在我們社會上的小故事來閱讀,能做到「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殊不簡單。

故事折射出來的社會問題,著實不少,從校園辦公室政治到老師的責任與困難,從制度下教育局對中文老師的語言要求(苛求?)到經營學校收生謀利的矛盾,從香港人受兩文三語的逼迫到失去語言與身分危機等等,都有切實的描寫和討論。另外談及職業(尤其是女性)與香港傳統保守價值的關係如何弔詭,追求奢華與地位成為香港人的人生目標如何荒謬,通通一針見血。而作者劉綺華最厲害的是,故事裡沒有什麼華麗的修辭,沒有故意玩弄文字,卻在情節上處處看到比喻或其他文學手法,例如兩個主角(以至兩章)的鏡像對照,例如伶母愛看的生物紀錄片與她的經歷,例如伶在旺角街頭聽著三種語言的歌曲的情景,每一點都值得評論人大書特書,拿放大鏡一一研究。

如果說文學是一種以虛構文本來記錄社會真實狀態的工具,《失語》絕對記錄了二〇一〇年代末期的現實香港。話說回來,假如有讀者有興趣找本作來一讀,我建議跳過兩篇代序,直接讀故事——我不是說兩篇序文寫得差,恰恰相反,兩篇都寫得極好,只是那兩篇都有解構小說的功用,適合讀完故事後回頭再讀,看看名家如何分析內容。畢竟祭出尼采、沙特、德里達或後現代小說這些名字名詞,恐怕一般「看熱鬧」的讀者會被嚇跑,以為自己「不是內行」不懂欣賞本作了。

2020年9月17日星期四

【徵文獎心得】第十八屆徵文獎決選作品個人感想

《偵探在菜市場裡迷了路(第十八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作品集)》
博客來
Readmoo

近年因為事忙,我既沒再擔任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評審,也沒空在這兒除除草寫寫文章,不過趁著頒獎禮將至,我又碰巧在結果公布前讀畢今年的作品集,姑且浮一浮水,貼一下心得(然後再潛回去)。先說一句無雷感想:五位作者都極具潛力,各有所長,而且來自五湖四海,顯出華文推理正茁壯成長。以下感想全部有劇透,未讀勿點。


牛小流〈偵探在菜市場裡迷了路〉:
開首吸引,中段枯燥,結末還好。設定明明很有趣,市場一眾角色也很好笑,作者那自嘲的文筆亦不錯,但不知道為什麼調查開始後便變得有點像流水帳。推理線滿有意思的,關鍵線索在案件發生前已埋下,再用上馬來西亞風土人情及地域性作為謎團元素,我覺得很出色,而且「安樂椅老婆」設計也不錯,只是那股「好像差了點什麼」的感覺揮之不去,我猜是因為中段調查過程缺乏起伏,我這個讀者難以投入主角的視角去掌握案情,產生了疏離感。還好結局太太再登場令故事「活起來」,我常常說,小說結局夠好,讀者便會無視前面的一些缺陷,所以本篇的整體閱讀體驗還是很良好。(相反結局寫壞的話,即便前面九成寫得如何精采,讀者也會因為「餘味不佳」而低估作品評價)

不過還是要失禮說一說,同樣是「調查日常茶飯事的夫妻偵探」,我覺得徵文獎決選入圍常客呂仁的《桐花祭》技高一籌,在趣味和節奏上更充分地展現這類型的優點。本篇雖不俗,可是珠玉在前,我這個讀者很難不拿來比較,只能嘆句奈何了。

冷水砼〈冬日將盡〉:
好優秀的作品。雖然用的是本格謎團,但實際上是社會派,將文革的社會異常用在謎團上,構圖十分漂亮。文筆拿捏適當,氛圍出色,也許有讀者嫌謎團好像很簡單,但我覺得與其追求複雜度,這推理設計更接近高概念,是短篇推理作者應該追求的特質。我一直認為,能用一句話說完的謎團架構往往才是極品,本作就是「偽裝自殺的偽裝他殺的自殺」。唯一瑕疵是擔當偵探角色的少女設定上知情,作者可能想製造多一個爆點,但我認為這有點畫蛇添足,反而破壞了整個故事構圖的美感。假如讓一個無知的角色推理出真相,從而解開主角的心結,我認為會更有意思。

冒業〈所羅門的決斷〉:
我個人很欣賞,但同時理解到這篇不一定獲好評。不是指有找碴之嫌被評審嫌棄(爆),而是點子塞得太多太滿,除了重度推理宅外一般人未必吃得下:一篇二萬餘字的短篇,塞了身分敘詭、性別敘詭、時間敘詭、地域敘詭、語言敘詭,然後架構上用上徵文獎後設(折原一?)、(偽)選擇遊戲書(山口雅也?)、角色閱讀自我登場作品的無限迴圈(清涼院流水?)……我認為寫成長篇更好,但考慮到題材(徵文獎)它又的確只能以短篇才符合後設趣味。書末評審紀錄有談及角色描寫不連貫,那的確是事實,但我認為作者本意就是追求推理小說的非人化,只集中在邏輯與事件上,所以要以數理角度(?)去衡量作品。大概比起內容,這篇的本質更具挑釁性,因為評審如何評價本作便會顯出他們對推理的立場和觀點為何、理解有多深。

鍾岳〈似曾相識〉:
當我以為所羅門會是本屆的問題作,我錯了(爆)。這是一篇好小說,以我買書的金額來計算絕對物超所值,但我難以接受這是一篇好的推理小說——想不到連清涼院也吃得下的我居然會說出這句話。本篇構想十分有趣,人物也寫得有意思,時代背景和運用的元素都一流,但我認為它違背了推理小說唯一一條鐵則:你不能在沒有告知讀者作品中有科奇幻邏輯下,將該科奇幻元素當成謎底。縱使作者有埋伏筆,暗示女主角在那個時代的異常性,但這些伏筆可無法撐得起謎底的合理性,因為讀者無法判斷本作的世界觀為何,邏輯界線在哪裡。

前一篇(所羅門)也明顯不公平,但它終究是建立在現實邏輯上,平行宇宙或後設皆是作品世界觀以外的虛招,用讀者的盲點來製造意外性;但本篇正好相反,讀者以現實邏輯去理解劇情後,結末才發現誤導是建立在時間旅行與(物理上該稱為)平行宇宙的科幻概念上,那意外性就不是推理小說本質的意外性,而是科幻小說的意外性。如果要將本篇當成推理小說,那至少要在故事開始時讓讀者知道本作有「時間旅行」這一回事,而其實即使這元素提早曝光,仍無損其他部分的魅力。這作品無疑是一篇優秀的小說,亦可以說是一篇具備推理元素的科幻小說,可是我認為它很難歸類為科幻推理小說。雖然我認同類型小說的界線值得往外拓展,找尋新的可能性,但始終有一些界線越過了,便會踏進另一範疇,失去某類型的特質了。

當然,以上感想都是建基於「這是推理小說獎的參賽作品」的前提上,現實中大部分讀者其實不太在意類型之別,尤其是科幻和推理經常有跨界的混搭。這是「投稿參賽」和「投稿出版」的分別,我認為這是所有有志投身寫作的新手作者都必須留意的。

會拍動〈初心村的偵探事務所〉:
很意外地,我十分十分十分喜歡這一篇。這跟類型(輕小說)無關,事實上我對穿越異世界轉生的作品氾濫非常感冒,加上本篇一開始又是老掉牙的主角不明不白意外死亡再被糊塗女神丟到像中世紀RPG的異世界,我的喜愛度在初段其實是負數的(爆)。可是事件發生後,推理趣味便來了。我最欣賞的不是那有點古風的機關殺人手法,也不是作者埋下並回收得工整的伏線,而是本篇在邏輯概念上非常有意思。作者在前段明確交待了世界觀和奇幻邏輯,引導讀者以該邏輯思考,但謎底卻是建立在現實邏輯之上,凸顯了犯人跟主角(和死者)一樣來自擁有科學知識的現實世界。因為魔法很方便,推理作家寫奇幻推理都會考慮如何將新增的邏輯套用在詭計上,然而本篇反其道而行,讓犯人以「較低等」的現實邏輯去實現魔法邏輯也能做成的效果,這便是讀者的心理盲點。

事實上,當主角用磁石打開窗扣時,已揭示了犯人一定是來自現實世界的異界人,「科學怪人」等等只是給予主角用來向讀者宣示解謎、讓我們能公平參與推理的工具。我想像到本作強烈的可塑性,假如系列化的話,犯人是否全部都是現實世界的人呢?還是有當地人學習了科學知識,拿來犯案呢?當地人跟異界人一起犯罪,會將兩套邏輯如何混合呢?我覺得這篇在本質上跟《屍人莊》很接近,都是一開始告知了讀者有兩套邏輯,再將兩者分解嵌合,也令我想到《虛構推理》,探討「超自然的真相」與「合乎現實的解答」兩者的可能與差異。當然本篇還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假如作者悉心經營系列,磨練技藝,說不定能成大器。


2015年8月27日星期四

第十三屆徵文獎決選入圍作品詳細評語



貼過各篇心得,加上結果已公布,一如以往,我在這兒送上五篇決選入圍作的詳細評語。官網評審記錄中只包括了部分內容,我提交的書面意見較詳細,在這兒公開就好。我也會在撰寫本文時加上一些補充。以下內容涉及各篇劇情及謎底,未讀作品的請勿點開喔。


16.寂寞球體
無雷心得:【徵文獎心得】16.寂寞球體
  • 這應該是近年徵文獎中將寫實推理與新本格推理揉合得最出色的作品了。我記得玉田誠先生說過類似的話,推理小說追求的應該是驚奇感為先,而本篇的敘述性詭計應該能製造一定程度的意外性。在那個意外性之上,以外遇和家暴作為主題,再讓主角呂欣儀跳出了那個復仇惡念的圈圈,利用敘述性詭計的鏡像設計來投射出兩代人對相同際遇的反應異同,對讀者來說這故事的後味應該很不錯。
  • 仔細分析結構的話,本作其實有兩個謎底(爆點),一是死者的身分,二是時代的落差。我讀到一半已肯定前者(不是作者在描繪上有什麼破綻,只是這種套路只有用這方法才能符合讀者心願但又能令讀者意外),後者也有想到,但沒太在意。這也是令我覺得有點可惜的地方,時代落差其實是另一個大爆點,但兩個時空的連結太少(只有呂弟弟和呂媽媽住院),令我有種浪費了一個好設計的感覺。時間性的敘詭要盡量加強雙方連結,描寫愈多,意外性便愈強。比如說,呂欣儀準備殺人時臨時改變地點,可以加入對劉警官的敘述(例如在另一主線說出劉警官曾破過某殺人案,風光一時,這邊廂呂欣儀也聽過事件,擔心改變在故鄉殺人會逃不過劉警官的法眼之類),當最後劉警官跟呂欣儀見面一刻出現時代落差,那意外性便會更強烈。
  • 不過話說回來,以上只是我個人對敘詭的苛刻要求,在短篇推理中,目前的寫法其實已足夠。搞不好我自己也沒能寫到這地步哩。
  • 之前提過,一些描寫上的細節可以加強。劉警官跟阿砲見面後再到現場調查的那段描寫,相當古怪。先是將那個河堤邊叫作「命案現場」(那只是屍體發現地點,沒證據指死者是在那兒被殺),然後說「從命案現場回推兇手行凶的脈絡」(從浮屍發現地點回推「行凶」未免太跳躍了,頂多只能回推「棄屍」吧),再寫道「兇手選擇在這兒棄屍」(河流不是會動的嗎?「這兒」其實是指河堤一帶方圓數公里?),都讓我覺得怪怪的。如果作者在描寫浮屍的細節上清晰一點,例如指出因為某些證據(例如水閘)確認棄屍地點一定在屍體發現地點及上游二百公尺以內,讀者會容易一點跟上作者的想法。
  • 最後解謎算是很圓滿,但想深一層,有個地方也很古怪。劉警官明明看穿案情了,卻一直不作聲,讓呂小弟承受著罪咎,七年後卻很爽快地在偶爾碰面的機會下將事情說穿了。假如他真的願意裝作無知(反正死的是個混蛋),那他便應該一直裝下去;假如他想減輕呂小弟的罪咎,那便不該七年後在這場合下說出這麼重要的事,而是很可能退休後便偷偷跟呂小弟說(「我現在已不是警官了,所以我沒有義務拘捕你啦」)。在這種環境下解謎不是不行,只是,這鋪排讓我覺得劉警官是個自我中心的傢伙,削弱了這角色的「好人」感覺。假如解謎是出於某種契機(像殺人罪追訴時限已過、劉警官準備離開台灣再不說便沒機會說),感覺會較圓滿。
  • 話雖如此,以上都只是挑小毛病。作品本身很不俗,發想很優秀,我滿喜歡的。
補充:
啊,原來本篇是上屆入圍者張乃玓的作品,我還以為是新人,真是不好意思。我覺得〈寂寞球體〉比〈意外計畫〉進步不少,除了詭計的強度增加不少外,結構上更為圓滿,更重要的是,敘述性詭計發揮了良好的功用,提高了意外性。當然,敘詭是兩面刃,或許有讀者很早猜到謎底,對我說的「提高意外性」持反對意見,不過這不是作者能控制的。在撰寫敘詭作品時,作者只能盡力令故事圓滿有趣,要有「就算讀者看穿了謎底,至少也會覺得故事好看」的目標,我覺得本作正是走對方向了。



21.重返竊案現場
無雷心得:【徵文獎心得】21.重返竊案現場
  • 故事很有趣,那種筆調跟市面流行的日本幽默推理水平有過之而無不及,爽快閱讀是本作的一大賣點。
  • 推理方面可說是四平八穩,可惜的是主軸是很傳統的倒敘推理,我本來期望有更破天荒的新本格玩法(以小偷掉手機作為開場,這種喜劇式的起首若配上新本格大概會更精采)。詭計中的女主角(偵探老婆)是亮點,她的設定為格式平庸的倒敘推理注入了檯面下的趣味。
  • 然而,有兩點我覺得要提出。首先的是,本作受制於格局,無法令故事顯出更深入的主題。假如一部推理作品的複雜度奇高、謎團重重疊疊,我也不會留意作品本身有什麼意義,但謎團不那麼複雜的話,讀者很自然會問「在有趣之外還有什麼」。這便是我說的「類型上的吃虧」,這篇跟〈寂寞球體〉一比,感覺上便有點乏力,那邊玩敘詭還可以在主軸加入人生議題,這邊卻只是幽默跟傳統本格謎團配上旁敲側擊的社會吐槽,發想的格局層次難免有高低之分──雖然本作在同類型作品之中已做得夠好。
  • 而另一個問題在於主角的定位。主角太有趣,讀者很可能一開始便認同了這角色(縱使他是小偷),可是故事卻是傳統的倒敘推理,即是讓主角留下一堆破綻,讓偵探和讀者一起推敲,最後拘捕主角。這令讀者的情緒有點反覆,因為讀者一開始對主角產生好感,最後卻是他遭殃,或多或少會削弱爽快感。用例子說明的話,不妨看看老祖宗盧布朗如何泡製亞森羅蘋的故事,讀者對角色的愛恨,通常跟故事內容呼應,落差不會太大。
  • 不過說到底,本作的推理線其實極之堅固,角色的判斷、行為最後都一一合理地解釋,就連一些細節都有顧及,這種水準,跟坊間的譯作不遑多讓,以徵文獎的水平而言,已足夠奪魁了啊。(就是要看對手)
補充:
話說徵文獎用的是「匿名評審制」,即是我們在審核作品時,是不會知道作者的名字的。當我讀畢這篇時,我的反應是「啊,真是不錯的故事,如果我沒讀過呂仁的〈真假店員〉,這篇就肯定更得我心了」。我當時想,作者可能讀過呂仁的《桐花祭》,學習了呂仁那種風格--可是,當我想到這一點時,腦海裡冒出了另一個想法:「這篇會不會就是呂仁自己的作品啊?」當然我無法證實,我亦不能主動問呂仁,但我再仔細讀一遍故事,便幾乎肯定這篇是出自他的手,本作的偵探夫妻根本就是換了名字的韋達霖和易月理。

其實無論這篇作品的作者是不是呂仁,我也要以客觀的角度去評核,正所謂外舉不棄讎,內舉不失親,更何況我只是猜作者是呂仁而已。我也不妨有話直說,評審工作結束後,我知道作者真的是呂仁時,著實有點擔心,因為我覺得本篇寫得雖然有趣,但缺少了我以前從他的作品中感到的驚喜和獨特性。但我後來讀到他的落選作〈續.ETC殺人事件〉,這個擔心便消失了,因為〈續〉的設計和想法就很有不按牌理出牌的趣味,顯出作者的心思。我能理解準決選評審們選〈重〉而不選〈續〉的理由,在工整度之上,〈重〉比〈續〉優勝許多,但假如不放在比賽中作比較,而是問「哪篇更顯出作者與眾不同」,〈續〉便較突出。



25.夏燕芙蓉
無雷心得:【徵文獎心得】25.夏燕芙蓉
  • 武俠部分一流,可是配上推理,卻似乎進退失據。優秀的推理小說,真相往往是唯一解或近乎唯一解,可是在武俠(尤其是有輕功、內功這些元素)裡,卻容易流於「作者說了算」。
  • 作者在處理推理部分其實很用心,像真凶的到場時間、說出自己不應該知道的證言、為所有角色建立動機充當紅鯡魚、設定謎團背後的凶手動機,即使將故事背景改頭換面(例如變成現代,大盜劫運款車再黑吃黑),也可以適用。作者亦有加入武俠小說獨有的元素作為謎團的一部分(「隱泉」這種武功),故事中有徹底說明埋下伏筆,這也算具備公平性。
  • 可是,當作者特意說明某些「事實」,讀者便很容易猜想這項「邏輯條件」的設立是為了解謎用,於是做成意外性的大幅削弱。我讀到結局的一刻,看到飛燕驚覺眼前人便是天下第一高手夏歷言,我的反應不是跟女主角一同驚訝,而是覺得女主角怎麼笨到此刻才發現。這對追求意外性的讀者來說是個很掃興的佈置。
  • 另外我必須指出,本作的角色太多。如果本作是一部中篇作品,我想感覺會更好,一來作者可以慢慢建立更完整的世界邏輯,讓讀者一一了解,二來可以讓嫌犯們更立體,書寫更多角色背後的動機和立場。我覺得,如果推理小說中作者無法令讀者「認識」一群角色,去思考各人的關係,從而享受「猜凶手」的樂趣,那不如減少角色,將焦點放在「手法」和「原因」之上。
  • 我自己便奉行這原則來寫短篇,愈短的短篇角色便愈少。當我想玩跨類型、建立一套特定世界邏輯的推理故事,我便會寫得很長。(比如說拙作《大魔法搜查線》,足有十二萬字,而我也不認為拙作能視作跟一般「推理」小說相提並論的作品,我只將它定位為給青少年看的「輕推理」奇幻小說而已)
  • 不過說到底,我仍會說我喜歡本作。只是不是以推理的角度來喜歡罷了。
補充:
我想我可以就特殊類型的推理短篇多說幾句。在參加短篇比賽中,類型什麼、格局什麼都可以各自詮釋,但字數卻是鐵板一塊,三萬字便是三萬字,是可以量化的客觀標準。所有故事都得在三萬字之內完成,換個說法,這三萬字便是你的房子大小,各種元素便是各種你要放進這房子的傢俱,嘗試令這房子功能齊備,又讓屋主住得舒適便是目標。有什麼東西需要特別多空間(字數)呢?首先有「角色數目」,人物愈多愈佔空間。其次有「世界觀」(世界法則),假如故事有不依現實進行的規則,便要花特別多空間說明。然後便是「謎團」,亦即是推理小說的核心,讀者們追求的推理作品應有之物,謎團愈複雜,便愈需要空間去鋪陳和解釋。

「角色數目」、「世界觀」、「謎團」三者是互相搶空間的,假如是沒有限字數的創作,這三個元素可以隨意膨脹,但假如是三萬字的話,你用「科幻」或「武俠」的「世界觀」,便要花空間說明,亦同時壓縮了「角色」和「謎團」的可用空間。我們回頭看看過去徵文獎的得獎作,「角色數目」往往不大,作者們都著眼於「謎團」,而像〈平安夜的賓館總是客滿〉這種拿「科幻」作世界觀的作品,角色數目就大幅壓縮,故事圍繞著兩位主角和三位配角發展而已。所以,〈夏燕芙蓉〉從發想開始便吃大虧了,作者放了一大群角色,又要讓角色說明輕功能否渡湖之類,即使「謎團」塞得進房子裡,我們也會覺得房子放的傢俱太多,跟「住得舒適」這目標有太遠的距離了。



29.聽海的聲音
無雷心得:【徵文獎心得】29.聽海的聲音
  • 乍看是老套的故事,我卻愈讀愈入迷。文筆精湛,不少句子寫得很有文藝感,但又沒過火,拿捏得很好。
  • 詭計的設計其實很簡單,就是A下殺手沒殺成卻以為自己成功了,受害者卻倒霉地被B殺死。但本作的賣點不在謎團設計,而是在於留下一大票伏筆讓讀者推理出真相。從阿範進入現場開始,所有描寫和對白都指向謎底,不多不少,公平性可說是一流。而一開始的遊民事件更是關鍵,雖然跟真相沒直接關係,但這描寫令讀者在潛意識中留下印象,當真正的謎底揭開時,這小事件便成為一種「有力的暗示」。不少優秀的推理小說都有用這種手法,而如何不突兀地埋下暗示便考真功夫,我認為本作成功了。
  • 我真的不想挑毛病,要挑的大概就是感覺太八點檔。但卻是很好看的八點檔。
  • 其實我想說,我覺得本作有點東野味,而且是比東野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東野味。不管我喜不喜歡東野,能寫到這地步,就是極之難得啊。
補充:
我是臨近作品集出版之日才知道作者的名字。本來在想「咦,到底從哪兒蹦出一位如此成熟的作者」,看罷作者介紹才發現,原來這位作者是老手,多年前曾自資出版小說,我沒弄錯的話,他數年前也曾投過台推徵文獎。因為我讀了這屆所有參賽作品,所以連他另外投的兩篇也讀過了(作者在頒獎禮上也說出來了,我這可不算是爆料吧),我的意見是,都是相當不錯的作品。我好奇地挖了一下友人們對他之前自資出版的小說的感想,發現評語都是「太簡單了」,但我看他本屆的三篇作品,謎團的分量都拿捏得很好,不會扭得太複雜,但依然有豐富的趣味性和意外性。我猜,他在這幾年間累積了很多想法和寫作經驗,於是能力開花了。他獲獎是個很好的示範,說明寫作之路,除了憑天才橫空出世(像上上屆得主四維宗和上屆得主餅乾怪獸)外,也可以憑努力取得成果的,各位醉心創作的朋友,不妨以此激勵自己啊。



43.獅山大兄與749
無雷心得:【徵文獎心得】43.獅山大兄與749
  • 這篇應該是要把焦點集中在推理之上吧。就算我是港人也覺得文字有點難讀,不過考慮到隱藏角色身分這個要素,作者在以蛋撻視點描寫的部分不得不迴避細節,也許是非戰之罪。
  • 以謎團的部分而言,我覺得滿有趣的。A佈局殺B卻意外被C殺死,然後C在A的佈局上追加自己的佈局,這種設計未必新穎,但要設計得合情合理卻不容易,而我認為本作作者做得很不錯。
  • 更重要的是,本作的謎團運用了Web2.0的特性,將不在場證明的部分放在網路上,這設計絕對值得嘉許。利用科技作為謎團,不少作者會考慮科技層面,例如本作中的「實況」詭計,從科技點切入,還可以使用遙控的技術(以甲電腦串流操控讓乙電腦進行實況),但作者沒有使用這種「硬」點子,反而從人性切入,利用「人看到對方作出回應自己提出的語的行動便當成實時回應」的盲點,配合電玩本身其實是「有限狀態機(Finite State Machine,即是用家的行動其實侷限在一定規範的既定可能的模型)」的特質,可說是將「新」與「舊」結合得當。
  • 敘詭方面,不算突出,但也為故事增加了好些調味料。一般讀者大概會以為蛋撻是郭督察,推理迷便會猜到底誰是誰(這種寫法,肯定有貓膩啦)。這部分嚴格來說是有點犯規的,因為最後蛋撻是一個沒出現過的角色,這種設計很容易惹來負評,不過還好作者在桂問香的一句話裡埋下伏筆,令郭督察的身分曝光時保留了論理邏輯,也算是OK啦。
  • 我讀的時候一直想起〈鄉民偵探團〉,或者這可說是香港版的「網民偵探團」吧。(笑)
補充:
嚴格來說,單純聚焦在推理設計上,我會說本作是五篇中最出色的。雖然我不敢說自己理解島田莊司老師追求的「21世紀本格推理」,但我覺得本作就有這種味道。遊戲實況是近年才普及的玩意,十年前我們還停留在「遊戲是要自己玩」的階段,如果要看他人打電動,只能到遊戲機中心,或相約友人們一起玩。網路技術提升、視訊串流技術成熟改變了電玩世界的面貌,連同社交媒體興起,遊戲實況變成新世代的熱門社交模式,而新世代主機更紛紛加入即時串流實況的功能(例如到Twitch或UStream)。在我的理解之中,「21世紀本格」有以下前提:一、題材是新穎的,詭計是跟這個以前不存在的新事物緊扣的,詭計無法在缺乏這件事物下完成;二、這題材對大眾是較陌生的,只有小部分人了解、熟悉,而作品能讓讀者接觸這新事物、開眼界。本作正好滿足了這兩個要求,而最重要的是,故事中提及的技術是完全符合現實的。

不過,雖然它有上述的優點,我卻沒有給本篇打最高分,是因為我認為本作有它的弱點,其中一項是無法確保所有讀者覺得本作好看。對有接觸過實況的較年輕讀者來說,本作十分過癮,但假如讀者不知道什麼是遊戲實況的話,便很難投入故事,甚至會以為這是什麼作者虛構出來的科幻設定--「線上看人家打電動?還要收視率高過電視台?鬼扯吧?」要克服這障礙,作者便得想方法深入淺出地說明,說服所有讀者接受這些「事實」。


結語:
本屆五篇作品各有千秋,雖然我認為〈夏燕芙蓉〉跟另外四篇有點距離,但我沒有半點懷疑該篇作者霞月的能力(畢竟去年我最欣賞的作品是他的〈推理遊戲〉)。比賽始終有運氣因素,像演技精湛的演員彼得奧圖八次提名奧斯卡也空手而回。無論是本屆沒得獎的入圍者,還是落選的參賽者,只要肯試,機會便繼續存在。或者我們別看彼得奧圖,改看亨利方達,本來以為這輩子跟奧斯卡無緣,怎料能以七十六歲的高齡拿下最佳男主角啊。大家加油~

2015年8月22日星期六

【徵文獎心得】43.獅山大兄與749

香港電玩實況主獅山大兄被殺,棄屍維多利亞公園,嫌犯是另一實況主749,可是749有固若金湯的不在場證明──他在旺角家中打電動進行實況,跟網友有完整互動。調查陷入膠著之際,某個只有十數成員的SKYPE閒聊群組裡,似乎有人掌握到案情的關鍵?

※決選入圍作品

這應該是道地香港作者的作品吧,不但語句帶著粵語風格,杜撰的專有名稱都有其影射之本,看到「黃金討論區」,大概沒有香港人不知道指的是什麼。行文不算流暢,但敘事尚算工整,事件細節交代得條理分明,作為推理小說,是合格有餘。而我認為本作能入圍,在於作者在推理線上下了工夫,因為單看推理元素,便看到推理迷追求的趣味。

本作的謎團也不是有什麼破天荒驚人之舉,但作者結合了兩個詭計,一個是很有趣、帶點不可能犯罪的本格謎團(犯人如何分身殺人?不在場怎可能弄假?為什麼出現一堆有點古怪的細節?),另一個是敘事視點改變的詭計。前者的設計相當有水準,利用了科技與人性的盲點,加上一些傳統的犯罪詭計,製造出相當不俗的新鮮感。至於後者,我想資深推理迷看到這種模式,也猜到「必然有詐」,問題是,「詐」到底在哪裡?本作在後者的設計上不算優異,但也製造了另一層的意外性,兩道詭計並列,令本作成為一篇很別緻的新類型推理故事。

如果說本作的弱點,我想就是作者需要在描寫上累積經驗吧。作為功能性的部分,以及地方趣味的部分都夠好,但整體讀下來就是有點「乾」。不過反過來,本作的主題之一便是網路的匿名性,人與人的接觸只餘下片面印象,而這篇的故事亦帶有相同的氛圍,也許正正體現了這種「Web2.0」的冷漠風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