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9日星期四

第十屆徵文獎心得結語

五十三篇心得貼完了,決選作品集《死亡遊戲》亦已經出版,各位有興趣的朋友請到7-11看看。去年和前年我在貼完心得後,都會總結一下,不過今年我不寫了,因為我在誠品站的專欄裡已寫了一篇頗詳盡的心得,各位可以去看看:

名為台推徵文獎的觀察報告

今年我不會出席頒獎禮,本來想過到台灣一趟的,但一來早前身體有點小毛病,二來寫作進度有點落後,還是乖乖留港較好(而且頒獎禮的日期決定得較晚,又碰巧遇上旺季,機票和住宿都比往年麻煩喔)。沒能跟各位參賽者見面交流有點可惜,咱們就在這兒筆談好了。順帶一提,各位參賽者或有意參賽的朋友不妨出席典禮,只要你喜歡推理,就能在會場裡遇上同好,有交流就會有進步,甚至可能碰上出版界中人,機會難得啊。

在首獎公布後我會再貼一篇更詳細的決選入圍作品心得,該篇是我作為決選評審的評語,包括分析優缺點等等(會有劇透),或許更會補一些新看法,各位不妨留意。

2012年7月18日星期三

【徵文獎心得】53.醫心的物理治療師

身材肥胖相貌平庸的女主角因為腳傷住院,男朋友借故分手外遊,臨走更奚落對方一番,於是她在好友提點之下,決定改變自己。可是,她的腳傷未癒,又被物理治療師冷待,輾轉間,她遇上了改變她的那個人?

這絕對不是推理小說。這話有點狠,但真的,這篇作品沒有任何推理元素。在讀到中後段時,我曾一度懷疑像肥皂劇的故事底下其實有不為人知的陰謀,角色都有另一面,結果--沒有,這是如假包換的肥皂劇(愛情小品)。

因為類型不對,我也不寫太多心得了。只是我覺得,文章的粵語用得太多,香港以外的讀者一定看得霧煞煞,加上一堆錯別字,台灣的評審們應該看得很吃力吧。單純以小說而論,我認為故事並不吸引,雖然作者努力地安排笑點和有趣味的對答,但那些對白流於誇張庸俗,如果在舞台配合演員表情或許博得一些掌聲,但作為小說,味道就有點不對了。

【徵文獎心得】52.她的左眼所沒看見的謀殺

在柬埔寨某荒僻村落的船屋上,一名少年被槍殺,身上有兩處槍傷。主角被村民告知,凶手是跟主角一起在醫療服務團工作的她。凶手真的是她嗎?她為什麼要槍殺少年?在這條地雷滿佈、人命不值錢的異國小村裡,發生了什麼事情?

※決選入圍作品

極之優秀的作品。在閱讀過程中,我相當欣賞作者的文筆,寫景寫人都非常成熟,每一個段落都抓緊了讀者的視線。然而我一直在想「這故事寫得真不錯,不過中間的篇幅跟開首的謎團好像關係不大吧」,感覺本作的「故事」比「推理」優勝--閱讀到末段才發覺我錯了。每一個乍看只是用來推演故事的細節,都對推理線起關鍵的作用,令整部作品構成一幅工整、漂亮的推理拼圖。

雖然故事以謀殺案作為中心,但我認為本作實質是一種「日常推理」,謀殺只是主角和村民們在日常生活中因為某個「特異點」而做成的結果。作者很聰明地把舞台設在柬埔寨,不但串連起故事的每一個元素,更讓真相來得實在和具說服力。讀至末段時,我幾乎有種在讀乙一的推理作品的錯覺,就是那種跳脫於傳統推理,卻把謎團演繹得淋漓盡致的趣味。

這作品我非常欣賞,我十分期待作者的下一篇作品。如果作者繼續以類似風格創作推理,說不定會為華文推理注入新的活力,增加華文推理的多樣性。

2012年7月17日星期二

【徵文獎心得】51.魔幻感官

主角被鄰居王大哥半威逼半拜託,到調製香水精油的芳療學院當臥底,追查一位逃學離家的女生。在課堂上遇上另一位被委託的神秘女生,兩人合力追查之下,漸漸找到目標人物離家背後的真正原因……

單以小說而論,相當好看有趣。作者文筆流暢,情節起伏得當,角色非常討好,笨蛋男主角和電波女主角的相處極之吸引,對白清新幽默,作為一篇大眾小說,本作的水準甚高。作者使用女巫、魔法元素亦恰到好處,讓故事定位在現實和魔幻之間,即使有些微奇幻色彩,亦沒有破壞小說的邏輯趣味,讓故事中的犯罪事件具寫實性之餘,也保留了魔幻感和戲劇性。

不過,縱使本作有上述的優點,我認為它的推理含量未免低了一點。主角們雖然有進行調查,作者也有鋪設伏線,但對案件的描寫顯然不及對主角們的描寫深入,結局的部分沒有「解開疑團」的感覺,反而有「故事發展至此」的味道。換句話說,我覺得本作算是「具推理元素的愛情小說」,或是「奇情小說」。

作為一篇小說,我滿喜歡本篇的,因為小說的圓滿度極高,而且讀者想看的,作者都給予了。然而如果作者打算寫一篇推理小說的話,我會建議作者應該多加真凶和嫌犯之間的描述,一早帶出其餘受害者的資料,以及加強結局的意外性。當故事中「三道配方」的描寫出來時,謎底的流向已能預測,即使作者準備了一個額外的真相,但基於線索不足,那個真相就沒有「揭開謎底」的感覺,於是意外性就大大減少了。其實本作在結構和設計上有很大潛力寫成精采的推理小說,可惜作者的功力只表現在男女主角的感情線上,我只能說這是一篇非常成功的小說,而不是成功的推理小說了。

【徵文獎心得】50.魂斷 石頭記

大學劇社即將上演每年均會演出的《紅樓夢》,小夜受好友之邀加入。然而,其中一名成員在閱讀室上吊死去,而演員們更接二連三出事……

四平八穩的本格推理。作者其實有一個好點子,借用《紅樓夢》的故事,把連續殺人事件包裝,甚至利用內容作為伏筆,令這起案子有多一層的趣味。在這方面,我覺得作者的做法不錯,奈何本作有一些缺點,無法借這個特色令作品挺進複選。

最大的缺點是作者太貪心了。在短篇作品中寫連續殺人事件不是不可,但難度一向頗高,因為字數所限,案子一多,就容易變得平鋪直敘,流於表面。劇社有九名演員一位導演,在不足二萬字裡有三起命案死了五個人再加一段往事,描寫就難以深入,情節只能著重功能性,角色就不夠立體。即使作者設計了合理的動機、動人的感情,但讀者根本對角色認識不足,又如何產生共鳴呢?更嚴重的情況是,讀者不一定留心每一個細節、每一位角色,人物一多,讀者無法分辨,角色只會變成「死者一號」、「死者二號」、「嫌犯一號」之類,揭露凶手一刻就失去震撼力了。

至於其他缺點,主要是詭計略嫌普通,類似的套路實在太常見,難以帶來意外性。我其實對這點不大在意,新瓶舊酒只要包裝夠好(瓶子夠新),就能吸引讀者,可是本作的瓶子也只是半新不舊,即使有一個好設計(借用紅樓夢)卻沒有好好運用,加上上述的問題,這瓶舊酒的味道就無疑太淡了。

2012年7月16日星期一

【徵文獎心得】49.賭我會不會殺你

靖南跟南楓在小學結識,成為朋友--雖然更貼切的是首領與部下的關係。「我們來打個賭吧!」是這群小孩的口頭禪,為了打賭對方敢不敢做某事,他們愈來愈荒唐。而這些打賭,卻延續到二人成年後,靖南的兒子身上……

文筆很不錯。作者的文字技巧很好,很容易讓讀者投入,而因為描寫生動,讓角色以及情景都變得很立體。故事主軸亦很不俗,圍繞著兩個主角的「恩怨」,製造出相當獨特的懸疑氣氛,配合角色的塑造,我覺得這方面相當出色。我認為這兩方面是本作的最大優點。

缺點方面,我覺得劇情交待得有點亂。一來視點沒有統一(有時用靖南作第一人稱,有時用南楓作第一人稱,而故事一開始卻用第三人稱),二來最後揭露真相時,因為逆轉的東西很多卻沒有花上長一點的篇幅去解釋,這就有點可惜了。另外,首尾導入的「死神」角色有點多餘,縱然當中跟某伏線相關,但故事主軸本來相當寫實,加上這種像輕小說的點子,我覺得對整體是弊多於利。我不是反對加入奇幻元素的推理作品,我想說的是,作者選擇加入某元素應該有其理由,像是扭曲推理邏輯、確立作品的風格等等,而偏偏在本作中沒有這些功用。

【徵文獎心得】48.偵探呂窗寒

女生霖鈴被發現在教室裡燒炭自殺。一眾同學對此感到訝異,有人提出疑點,懷疑霖鈴其實是他殺偽裝成自殺,於是眾人決定追查真相……

從這篇作品中,我可以看出作者的創作意圖。推理線的流向和節奏明確,以「起承轉結」來說,並沒有什麼差錯,開始時丟出引子,然後展開調查,讓偵探登場提出推理,最後爆出真相之中的真相。單看這方面,本作算是及格,可是,除此之外有太多缺點了。

致命傷有兩處。第一是線索非常混亂,讀者難以明確地得到訊息,證據往往在推理時突然冒出,缺乏合理的編排。或許作者的焦點放在最後的逆轉上,所以覺得在那之前線索稍欠條理不打緊,但我的看法是,即使是錯誤的推理也要有一定的公平性,否則會令讀者無法了解劇情。事實上,本作因為角色太多(十六人),線索就更顯混亂。

另一個問題是有太多缺乏合理性的推理。無論是詭計、佈局、犯案過程,都有種作者自圓其說之感,而某些推理更有過度賣弄之嫌(如果讀者對象是小學生或初中生就尚算合適)。除了這些問題外,也有好些怪BUG(像某角色離開現場,之後他又加入對話,然後又發覺他沒回來),而最後的謎底,很老實說,我真是沒有看懂,因為有太多地方交待得不清楚了。

我建議作者下次創作短篇推理時,減一下人數(六至七個角色就好),另外先列出所有線索,角色關係、事件次序,考慮一下哪條線索如何、由哪個角色、在什麼時候向讀者說明,當整理好後,再慢慢在故事裡鋪排出來。故事的節奏正確,但內容不正確,讀者還是無法享受故事的。

2012年7月15日星期日

【徵文獎心得】47.聖煉

對血特別敏銳的方嗅到不對勁的氣息,在校園教堂裡目睹修女殺害神父、玩弄屍體再自殺的一幕。然而,從醫院醒來的他卻發覺他人一無所知,到底是他的幻覺,還是校園內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這篇作品幾乎沒有推理成分,大概應分類作驚悚小說(勉強可以算懸疑小說吧)。文筆不過不失,雖然有點亂,但描寫和敘事上尚算得當,反倒是描寫某些恐怖或詭異的情節比較深刻,更加強了我認為本作是通俗驚悚小說的感覺。

因為伏線不明顯,真相也只是作者以僅有的線索編排出來的一個狀況(即是說,謎面與真相沒有必然關係),在推理上我沒有可以說明的心得。如果以驚悚或恐怖小說而言,我覺得結局的設計算得上合理,問題是就算不是推理小說,作者也得解釋一下前段(尤其是冒頭一段的慘殺)的劇情。讀者可以從主角得知的真相中猜出那些事件的原因,但這卻留下更多的懸念,像事件背後集團的鬥爭、出現某些狀況後如何善後,主角在經歷過這事件後立場如何……事實上,我覺得本作最後並沒有完結。留白是小說的一種技巧,問題是本篇實在留得太白了。

【徵文獎心得】46.推理有時得在午餐前

歹徒設置炸彈,綁架了一整棟辦公大樓,上千人成為人質,勒索十億。時限是中午十二點,警察、媒體把大樓團團圍住,主角能否在午餐前推理出真相,解決事件,讓人質們獲救?

※決選入圍作品

充滿時代感,猶如在看好萊塢電影的推理故事。作者的文筆風趣幽默,說故事充滿技巧,尤其在一開始的章節編排更令人喜出望外,叫讀者會心微笑。在角色塑造和對白設計上非常老練,每個角色個性明顯,而一些落落長長的對白毫不枯燥,顯出作者的功力。

推理方面,瑕疵是謎底有點好猜,不過即使猜到真相仍不減本作的魅力。在線索舖排、說明調查過程、解釋偵探如何推理出真相等部分都相當仔細圓滿。我尤其欣賞作者清楚指出主角考慮過的每一個可能,為主角的推理找出合理的依據,而不是給予主角威能,讓他「靈光一閃」想到謎底。

我在讀本作時,不斷在腦海中出現影像化後的想像。台灣電影近年起飛,或許本作很適合改篇成劇本,拍成電影?不過,我認為本篇的篇名有一個瑕疵,縱使名字跟劇情相當貼切,但取這篇名,難免有種「騎劫」坊間熱門作品的感覺,容易讓讀者質疑作者借用其他作品的名氣。因為本作並非仿作或戲作,亦不是拿該本熱門作品為元素的後設小說,雖然這名字相當吸睛,也容易讓人記住,但未免削弱了本作的原創性,有點可惜哩。

2012年7月14日星期六

【徵文獎心得】45.貓飼

野貓斑耳的老爸死了。在野貓族中擔任老大的老爸一死,野貓群為了誰當新首領而展開紛爭。而這個時候,一場微妙的意外,讓斑耳跟人類少女惠美結下奇異的關係……

我之前曾在參賽作品〈伊底帕斯之謎〉的心得中,說過如果本徵文獎不是推理小說比賽,由我一人當評審的話,該篇作品會得首獎。其實我的話沒說完,這個虛構的「非推理小說徵文獎」中,出現首獎並列的情況--本作就是我心目中的另一篇第一名。

以小說而論,出色得難以置信。文筆、戲劇性、寓意、高潮起伏、趣味都超一流,不少情節都讓我讀得渾身發抖,視線無法從螢光幕移走,一口氣讀到結尾。這是一流小說的特徵,讀者會不自覺地投入故事,愈看愈快,忘記現實,我完全不覺得本作貼近徵文獎上限的三萬字,比起一些老讓我分神的萬餘字參賽作品,本作的確呈現出另一種水平的質素。

劇情有很多魔幻的寫法,以帶著童話式的趣味來描寫貓兒的想法,但主題上非常有深度,在殘酷的描寫中作者亦沒有手軟,結局道出的荒謬感更讓人反思「人類」、「現代社會」、「尊嚴」等價值。作者請把本作投到其他一般小說獎或文學獎,我認為得獎機會甚大,而且本作值得讓更多讀者看到。

至於本作為何只通過本徵文獎的初選,理由是很易見的,因為本作實在缺乏推理。故事當中有犯罪元素,描寫了好些犯罪事件(無論是人與人之間還是貓與貓之間),但這些只能稱為「元素」,並不能當作推理小說的主軸。本作以某犯罪事作為起點,引發出整個故事,一開始就明說了犯人和罪案,類似倒敘推理的手法;可是,倒敘推理在描寫案情之中,一定會留下線索,最後帶出讀者忽略的情節,從而得到一個預想以外的結局。這正是本作缺乏的,作者沒有以「謎團」的角度去思考,從某角色的角度來看,謎團是成立的,但讀者卻清晰地看到整個構圖,所以謎團並不成立,推理性就嚴重缺乏了。不過,對本作來說,有沒有推理線並不是重點,雖然對本徵文獎來說這是關鍵,但如果硬要強調謎團,搞不好會令作品的味道變壞。

每次讀到這類落選作品,我都慶幸自己是評審之一,有幸讀到這樣的好故事。天曉得有多少好作品因為某些緣故無法發表,有多少篇佳作落得作者孤芳自賞的地步。在下身為一位創作者,深明此理,即使只有一位讀者,有人讀過,作品才真正地從作者的「意念」化成「訊息」,傳達出去。期望這篇作品能更廣泛地向喜歡閱讀的人傳達。

【徵文獎心得】44.我是漫畫大王

小學生阿宏從父親手中得到《漫畫大王週刊》,漸漸能如數家珍地道出《無敵鐵金剛》、《太空飛龍》等漫畫的細節,被同學捧為「漫畫大王」。然而成績日下,父親瞞著母親縱容孩子的事情終於曝光……

這是一篇有點令我難以評價的推理短篇。論敘事技巧、描寫能力,本作沒有可以挑剔的地方,無論對白和寫景都恰到好處,寫得既有趣又生動,有足夠的修飾又不顯累贅。在謎團方面,本來我在閱讀了接近七成的篇幅,仍在想「為什麼仍未入題?謎團呢?」時,作者筆鋒一轉,爆出故事的謎底,揭發出一直在讀者眼前視而不見的謎面。真相相當具趣味性,令我在讀到末段時,不時翻到前面,看看自己漏看了多少細節。

如果單看以上的心得,大概會奇怪為什麼我說「難以評價」,這分明是一篇好作品。我之所以有一點保留,就是在於那個篇幅問題--前段的鋪排,實在太長了。沒錯那些鋪排已埋下不少伏筆和誤導,問題是,如果從推理作品的角度來審視,我會質疑那些篇幅的必要性。感覺上,本作就像作者想到一個密室殺人的機關,而寫成作品時,卻花了七成篇幅描寫角色們的瓜葛、在末段才突然冒出某人殺死某人的劇情,然後再一口氣解謎。以一般推理小說的做法,該先讓殺人事件發生,再倒敘描述過去。當然這手法不是必然的,只是,如果用上前者的方法,讀者讀到末段才發現謎面,情緒還未能醞釀便爆出謎底,就會削弱了推理小說的趣味。事實上,本作是可以先讓謎團的某部分在一開始透露,這樣不單會增加氣氛,更能更深入地誤導讀者。

除此之外,本作有另一個小瑕疵,就是導入太多不太重要的資料,舉出二十多部漫畫的名字、人物介紹和內容。嗯,我個人是看得很高興啦,像是角色們在談論科學小飛俠二號大明的生死之謎、列出無敵金剛009各個角色的能力等等,都令我莞爾,但恐怕三十五歲以下或沒接觸過那個年代的動漫畫的讀者,會興趣缺缺喔?

2012年7月13日星期五

【活動】台灣推理夢工廠 徵文獎首獎競猜遊戲


台灣推理夢工廠正舉辦有獎活動,預測第十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首獎花落誰家,獎品豐富,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參加,費用全免。

活動網址: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十屆徵文獎首獎得主大預測!

【徵文獎心得】43.鬼哭十六夜

幕末,黑船來航。女忍者十六夜奉命到黑船上偵察,歸途中遇上四大派別的忍者伏擊。險死橫生間回到村子,村子首領指派新任務--九歧眾島村民失去音訊,而事件似乎跟黑船相關……

單以小說來說,蠻不錯。撇開一些令我疑惑的描寫(第一頁我就看到「日不落帝國」這名字--這不是西班牙或英國的別稱嗎?怎麼變成日本了?還是作者的確是指英國?但英國跟本作有啥關係?),故事頗為有趣,因為是忍者為主角的時代劇,所以一些天馬行空的設計、誇張的武俠式描寫我也接受。故事的條理清晰,角色各具個性,起承轉結也處理得不俗。即使有些段落稍嫌過分做作,我認為算是一篇有趣的忍者小說。

問題來了:當作忍者小說或武俠小說,我覺得不錯,可是本作可以稱為推理小說嗎?

縱觀全篇,可以看到作者創作推理小說的意圖,比如四大派別的忍者就是Whodunit的變奏(還要有紅鯡魚),琴鍵上的訊息亦是傳統的死前留言密碼(雖然死者竟然用這麼曲折的方法留言有點彆扭,但因為本作先天上有夠天馬行空的,這個留言手法放在本作我反而覺得OK),主謀的作案動機(Whydunit)亦有線可循,就連兩場屠殺也算是勉強符合Howdunit的規範(說勉強是因為本作有太多忍術或體術,讀者難以從中掌握所有線索,畢竟那不是讀者所理解的現實);可是,我認為有兩個關鍵令本作難以被當作推理小說。

第一,是謎團出現的時機以及類型元素的比重。先談比重,本作毫無疑問是時代劇(或武俠小說),但推理的部分夠重嗎?我覺得可以借金庸大師的武俠小說來說明。《天龍八部》當中,喬峰的身世之謎、誰殺害養父母和師父都具備推理小說一切元素,《倚天屠龍記》裡金毛獅王謝遜被陷害、六大派圍攻光明頂後下落不明等等都有推理小說味道,可是沒有讀者會把這些作品當作推理小說,因為作品的主線和重點並不在解謎之上。談回本篇,故事圍繞女主角十六夜而發展,當中有不少情節集中在描寫她的功夫和身手之上,令本作的重心傾向非推理的一方;而更嚴重的,是作者沒有一開始就強調謎團(村民失蹤),謎面在一半篇幅後才出現,屠殺事件更在整篇作品四分之三處才描寫。謎面不明,自然很難被視為推理小說。

其實謎團晚出現也不算致命傷,只要謎團夠深入、設計夠公平、跟前段有緊密的連繫就會被視作推理小說,然而本作有好幾個特點而無法達到這些要求。以跟前段的連繫性來說,也許算足夠緊密,結局交待的細節都跟初段謎面曝光前的情節互相呼應,問題是本作是天馬行空的忍者小說,角色都擁有超人的體力和視力(老天,女主角可以用拔刀術令陷入漩渦的小舟改變航道!),讀者就無法把現實套進故事之中,變相令連繫性減弱,因為讀者不知道作者有沒有佈下他們不知道的「潛規則」。另外,本作有不少訊息不夠公平,像重點證物「刺刀」,主角在解謎一段才說出槍托的木材細節,讀者就「無理可推」了。其實以一般作品來說,這些小紕漏未必太嚴重,但基於本作的虛構性(讀者不熟悉的世界觀),細節不明就會讓情節之間的關係變得更疏遠。當連繫性弱、公平性不足時,即使謎團背後的動機(Whydunit)合理亦無補於事,一樣會被質疑作品是否「推理小說」。

沒錯,以出版角度來看,一部作品是推理、非推理、偽推理、近推理、反推理其實關係不大,重點是有不有趣,讀者愛不愛讀。不過,作為「推理小說」的徵文獎,對類型判別有不可輕率的責任,或許數十年後,本作的設計會被視為正統推理文類的一種,但至少以目前的認知,本篇只是一記擦邊球而已。

【徵文獎心得】42.拙落者們怨氣滔天的逆襲

對於本篇,鄙人沒有任何心得,恕在下愚昧無知,面對此高深鉅著,以在下有限的智力實無法仰攀。當中超過八千字、不斷重覆的「絕交」二字,開創了後後現代文學的先河,跳脫於抽象主義及意識流文學之外,以亂象粉飾條理,以罵文勾勒真義,堪稱舉世無雙,吾等劣作與之相比,猶如螢火燭光之於日月,鄙人豈敢僭越,以一己愚見沾汙如此神作?鄙人凝視內文一分鐘,已無法抑止內心之笑意仰慕,驚鴻一瞥已如醍醐灌頂,讀畢全篇恐會墮入涅槃。吾等凡夫俗子只好雙手合十,拜別此神作,供奉於祭壇之上。

如蒙作者紆尊降貴,賜文於出版界,容普羅大眾有幸一睹作者之超脫,革新小說界之庸俗,實乃吾等之福。作者如斯大能,片鱗半爪足教編輯喜不自勝,感動流涕。鄙人熱切期待。

2012年7月12日星期四

【徵文獎心得】41.伊東百貨

在百貨公司裡,大學生裕典在女友上洗手間時,收到奇怪的簡訊,對方指他的女友是小偷,如要脫罪,就要依他所言逮住另一個小偷。於是,在這間不大不小的百貨公司裡,一場離奇的遊戲要開始了。

相當奇特有趣的故事。一般來說,沒有死者的推理很難營造氣氛,但本作在這方面很精采,以三個角色的視點來描寫一場微妙但不血腥的困獸鬥,非常有趣。因為一開始就出現常理以外的情況(小偷收到不明人物的警告),讀者就很容易被吸引,想知道真相如何。謎底雖然有部分屬意料之內(能做出這麼「大能」的事情,排除了神仙和超能力者,可能性只有一個),亦可能會讓讀者覺得主謀太無聊,但撇開這兩個瑕疵不談,謎底算是工整合理,也製造出好些意外的趣味,以及輕鬆幽默的感覺。

唯一可惜的是,我認為作者在處理線索、伏線鋪排上稍欠老練。從解謎一段可以看出,這位作者的邏輯頭腦相當優秀,在設計幾個角色的行動時,有想過每個人的心態、行為和關係,作出的推論亦很合理,可是作者卻沒有在鋪伏筆時好好埋下這些特點(其實是有埋,但好些關鍵的卻沒有埋下,像一開場裕典女友講電話的對話等等)。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作者為了趕截稿而沒有多修一下,我覺得,本作只要再修一下,補一下伏筆,就絕對有資格入圍甚至得獎。畢竟本作的架構和發想,都相當獨特,在一片腥風血雨的推理作品中,有這一篇輕鬆愉快又具備推理趣味的小品,讓讀者感到耳目一新,可說是已贏一半了。

2012年7月11日星期三

【活動】第十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頒獎典禮



一年一度的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年會又來了,今年的年會將於八月五日舉行,場地設於台北市紀州庵。今年將不設講座,就是以頒獎禮為主,以及提供場地給各位推理愛好者交流。關於時間、地點、活動流程及交通資訊等等,可以到官方網站查閱: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十屆徵文獎頒獎典禮暨新書發表會

【徵文獎心得】40.Who is the one?

嚴翊的好友郭屌向他求助,說女友小羽很可以背著他劈腿。嚴翊於是展開調查,包括向小羽的朋友套話,甚至跟郭屌一起跟監小羽……

本作在題材上,或許有點爭議,因為橫看豎看本作像是愛情小說多於推理小說;在文字處理上也有值得商榷之處,故事中有九成以上的篇幅以對白組成,欠缺小說描寫。我個人來說,這兩點都可以接受,推理線未必深刻,但「找尋小三」可算是Whodunit的變奏,而由對話組成的作品,只要沒有寫成劇本的模樣,我仍覺得可以一讀。問題是,當我以推理小說的角度來閱讀本作時,就發現故事出現了嚴重的邏輯謬誤。

由於本心得一向不爆雷,所以我就不明言問題的所在。簡單來說,就是描述上的公平性出了差錯,犯人在前段時,彷彿自己忘掉了自己是真凶的樣子,在沒有需要瞞騙其他角色的情況下作出不合邏輯的行動。作者可以留意一下第三章「Tuesday 14:31」的部分,那段的劇情完全跟真相接不上的,角色的行動根本是為了欺騙讀者。真相的設計其實可行,但作者沒有好好考慮這個謎底中,犯人該如何行動,結果出現了犯駁的情節。

其實本篇裡大學生的低俗嘴砲打屁寫得蠻生動傳神,不過上述的缺陷實在太大,光這個優點也無法彌補。希望作者別灰心,從這篇作品中獲得經驗,在下次改善過來吧。

2012年7月10日星期二

【徵文獎心得】39.市松偶之事

開診所的池家的千金小雲老是看到家中有一個謎一樣的少女,樣子就像人偶師祖父製作出來的人偶……在小雲大哥涉泓發表「長生不死」藥的研究後,推理作家白夜和女編輯受邀到池家作客,沒料到一場可怕的凶案即將發生……

在第一章描寫小女孩看到神秘的女生,氣氛相當不俗,作者製造了不少懸念,有種耽美詭譎的味道。當我讀到第一章末段女孩離奇地鎖進人偶工作間內,很好奇故事如何發展時,第二章卻令我完全摸不著頭腦。

作者在第二章開始進入了推理主線,以血腥的凶案為主軸,配合人偶的元素,本來甚為吸引,但故事情節卻變得異常混亂,角色對話、行動都難以令人理解,就連伏線、環境狀況、前因後果都令我覺得莫名其妙。故事時地背景、角色設定之類的瑕疵我都可以不理,但最重要的是當中詭計的進行、殺人佈局等等都已經超越了現實。就算我接受超現實的手法(像某個偽裝他人的詭計),我仍無法了解當中不少破案關鍵,像分成兩半的櫻花瓣的含意。我覺得,作者是有考慮過案件的邏輯,像凶手和死者之間的瓜葛、局中局等等,甚至細節也有好好設計,問題是作者沒有「有條理地把這些設計說出來」。謎團在作者的腦袋中可能很圓滿,但如果讀者無法了解當中的邏輯,一切也是白搭。

讀了好幾篇作品(我不是順序讀),我發覺有某種共通的缺點--不少作者都努力地設計複雜的謎團,再以奇特的發想去包裝。這其實不是壞事,只是似乎很多人的寫作經驗淺,即使想到好點子,卻沒有足夠的「講故事」能力去表達出來(這些作者的作品都有個相同的特徵,就是字數貼近三萬字上限,角色眾多,謎團繁複,卻欠缺清晰的條理)。我建議這些作者別太貪心,以簡單的詭計、戲份集中在兩三位角色之上來創作故事,如果你是上述的那類作者,你不用擔心簡單詭計寫出來會太短或不好看,因為清晰地描寫邏輯脈絡其實會很花篇幅,至於好看與否,就是你的課題,如何把簡單的故事說得有趣。以本篇為例,套用相同的謎團,我想我能寫六萬至八萬字,因為元素非常豐富;我寫三萬字以下的短篇,通常只抓住一至兩個點子,再加以潤飾。能把只有一兩個點子的短篇寫得有趣,多練習幾篇,控字能力就會提升,就可以挑戰中篇或長篇推理作品了。

2012年7月9日星期一

【徵文獎心得】38.騙崽在隔壁

這篇作品恕我不寫簡介了,因為我實在無法說明。故事一開始就祭出科幻背景,然後沒衣服穿的女主角被人通過網路(?)吃豆腐後,女房東突然在房門前離奇地死去。雖然有些推理小說會出現的場景,但故事一整個無厘頭,角色突如其來登場,劇情和對白亂七八糟。因為角色老是說台語(?),我曾猜過或許只是我看不明白,但聽過評審的意見後,似乎都認為「非推理小說」、「鬧劇一場」。或者作者就是想弄個科幻鄉土劇?不過無論如何,本作也不能稱為推理小說,那個「謎底」(結局),根本就可以用在任何一個推理故事……不,可以用在任何一個故事,都算是「說得通」啊。(當然,讀者看到這種結局一定會摔書吧。)

2012年7月8日星期日

【徵文獎心得】37.相約洗手巾

日治時期,台南賣雜貨的秀仁在妓女戶附近的河邊發現殉情命案,警察叫他請寺廟住持清藏協助。出家前任法醫的清藏發現案子疑點重重,於是插手調查,找出殉情的真相……

十分浪漫的東方古典推理。作者聰明地把時代設在戰前日治時期的台灣,令故事帶點日式捕物帳推理的風格,又設定了一位洞察力非凡的住持,有如福爾摩斯般加入調查。主角秀仁就像華生,又有點像明智身邊的小林少年,協助偵探調查。作者的文筆極好,除了描寫生動外,更塑造出各個市井但親切的角色,配合那股濃濃的古典情懷,我只能用「浪漫」來形容。

推理方面亦不俗,瑕疵是好些線索在偵探破案時才說明,削弱了公平性,而關鍵行凶的一剎的做法的可行性也值得商榷。不過,我認為以上種種瑕疵都可以無視,因為本篇的古典氛圍說服力奇高,所以推理線稍弱,帶著古典推理的缺點,我都覺得有種「缺陷美」。如果說有什麼地方可以改進,我覺得故事可以稍稍延長,補加一些轉折,因為本作的最大線索竟然出自偵探在案發前得知的巧合,這未免讓故事的節奏過急。本作只有一萬七千字左右,尚有空間發展,如果該巧合的情報變成偵探(或助手)調查而得到,我想完整度和趣味性會更高。無論如何,本作是一篇優秀的推理短篇。

2012年7月7日星期六

【徵文獎心得】36.遺忘

離婚婦人陳妍韻看到新聞,知道失蹤多年的孩子的屍體被尋回,於是和友人夫婦回鄉。在埋藏小孩屍體的廢棄工廠內,妍韻在腦海中閃過遺忘多年的畫面,到底兒子失蹤案件的背後,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本作的大綱不俗,感情描寫更是相當有水準,即使文字有不少沙石,亦能把感情傳達給讀者。在描寫失去孩子的母親的心情上,未必稱得上「入木三分」,但那種從等待至絕望,再跨過低谷,接受現實的描寫相當討好。事件的真相、人物的關係也算不錯,帶點社會派推理的味道。

而缺點方面,我認為本作的大綱不錯,但作者沒有充分利用。不少線索、伏筆只在結末冒出來,而其實這些伏線即使一早埋下,也不見得突兀,甚至會是豐富的潤飾。另外,主角記憶漸漸回復的一段,她回到好友的娘家時,敘述有點奇怪,讀者很可能搞不懂主角為什麼第一天借住時沒有回復記憶,作者得小心處理這些細節。以失憶為題材的故事得留意角色每刻的狀態,有什麼記得、什麼不記得,再把這個狀態清楚告訴讀者,否則讀者很容易掌握不到故事的脈絡。

2012年7月6日星期五

簡潔清新的現代奇幻傑作--《殺意樹》


明日工作室 名家系列
譚劍 《貓語人:殺意樹》


本來沒想過寫心得文的,但讀畢本作後,就覺得不寫可惜,故此略寫一下感想。《殺意樹》是譚劍兄「貓語人系列」的第一作,走現代奇幻(帶點靈異)風格,以台南為故事背景,描寫懂得跟貓溝通的主角巫真調查一樁離奇事件--藝術家蕭大年的女友一個一個遇上不明意外,最後一位末婚妻黃子靈車禍昏迷,事件似乎跟安平樹屋有什麼淵源?

突然想寫一下心得,原因很簡單--我在這陣子的徵文獎心得文中常常說「別以為故事複雜就代表故事好看」,而《殺意樹》正好是主軸簡潔、卻寫得相當精采的一部作品,我幾乎可以說「想知道如何把一個單一構想寫成好看的小說,看看這本吧」。《殺意樹》不算是推理小說,但故事的構成方法、添加枝葉的部分、角色的塑造、鋪線和收線的手法,絕對值得不少推理小說新手借鏡。

故事其實佷單純,上面第一段的簡介,已說明了一半的重點,餘下未說的一半,就是主角偵查和揭發的真相,而真相的轉折只有一個,主角解決事件時面臨的困境亦只有一個。在劇情上真是毫不繁複,但作者的功力正正反映在這之上,把一個單一概念包裝成一個幽默驚險圓滿的奇情故事。整部作品約八萬字(大概),絕無冷場,每一個元素都發揮得淋漓盡致--像男女主角的描寫、景點的借用、往事的小插曲等等,都顯見作者的心思。尤其是末段關於「女性心態」的運用更是恰到好處,埋在打鬥段落之下,為剛陽味十足的劇情添上一份細膩,更讓讀者對此莞爾。

嗯,多說無益,還是老話一句:強力推薦本作,是令人愈讀愈滿足的一冊。特別推薦給各位徵文獎的參賽者,別以為不斷加點子進作品就是好故事,點子不用多,一個已足夠,重點是如何讓這個點子變得精采有趣。期待劍兄的續作早日出版(我猜頂多一兩個月後就會看到了,各位也不妨留意)。

【徵文獎心得】35.天亮前記得帶傘

大學畢業後窩在家寫作卻一再失落各文學獎的主角,接受高中老師的委託,為一位擔任廟公的學長撰寫文章。跟學長見面後,卻捲進了跟黑道有關的失蹤事件,主角跟學長開始在陰陽二界找尋事實的真相……

作者文筆很好,一開始主角的叨唸獨白雖然很長,但一點都不沉悶,小說趣味不俗。可是,不知道是我個人的問題還是什麼,在「案件」展開後,我完全抓不住故事的情節和脈絡。

故事以陰陽眼、鬼魂、通靈為題材,所以事件的謎面佈局不同於一般推理小說,而正因為這個原因,讓我到最後仍無法搞懂不少劇情。撇開事件的真相不談,我始終無法準確理解主角和學長看到的靈魂的前因後果,小說中提及不少理論,然而我覺得難以明瞭,或者應該說我沒辦法構築一幅「這個世界的邏輯構圖」。而這個疑問直接影響到我理解主線,到最後我仍無法明白「凶手」在初段的行為和目的,以及整起事件背後的條理。

我不知道會不會因為我不在台灣生活,所以不知道某些台灣鬼神的風俗,於是無法了解故事的某些內容。不過,若然如此,我認為作者應該假設讀者對某些風俗傳說完全陌生,更清晰地交待故事中的邏輯規範較好。我想本作是那些具爭議性的作品之一吧,因為選材和元素有異於一般推理小說,所以評語呈現兩極化。作者的文筆和描寫功力毋庸置疑,但我認為必須好好琢磨講述推理邏輯線的條理和技巧,才能平衡「推理」和「小說」兩個範疇。

2012年7月5日星期四

【徵文獎心得】34.誤導

六十多歲的陳伯半夜在公寓中庭被打傷,昏迷住院,主角成為最大嫌疑者。為了洗脫罪名,他只好私下調查公寓的住客,在警衛的幫忙下,搜集到更多的證據--可是,他卻無法鎖定真正的犯人。

我對本篇作品的感想不多。文筆不錯,易讀,角色塑造恰當,故事四平八穩,推理線亦有足夠的伏筆,細節一一兼顧到,工整紮實。唯一問題,也是最大的問題,就是「太簡單」了。我明白謎團簡單與否其實得看讀者的想法,如果讀者夠聰明,作者夠公平的話,任何謎團都可能會被當成「太簡單的謎團」;可是,我實在認為本作的謎底太明顯。

最主要的敗筆,在某個關鍵目擊者說出的證言太早曝光。那大約是在篇幅三分之二的位置,在那一句之前,我覺得謎團的趣味仍然成立的,而那一條線索出現後,主角往後的推理我就完全看不進腦袋,覺得主角太笨了。雖然我認為,那個角色在那一刻有那些想法,繼續作出他認為合理的推理是切合角色性格的描寫,但對讀者來說,就顯得累贅冗長,甚至會懷疑作者是否在撐字數。

我還有一個小小的不解,就是不明白篇名。為什麼本作叫「誤導」?是暗示作者在故事裡想誤導讀者以為用上某種詭計嗎?(尤其篇章的分割,我覺得甚無意義)不過這點我沒有太多的意見,因為篇章分割、篇名計設等等作者都有自由,相比起上述的「太明顯」的疑問,這些都是小事而已。

2012年7月4日星期三

【徵文獎心得】33.花蓮賞鯨船的秘密

峰哥和餅人跟友人阿威、建志和建志的女友海晴乘船觀海豚,回程時卻發現海晴在船上不見了。在碼頭知悉事件、海晴的雙胞胎妹妹海心擔心得大哭。這是「海上密室」?「屍體消失之謎」?還是「雙胞胎詭計」?

去年參賽作品《北一女制服的秘密》的續作。文筆保持水準,故事相當爽快易讀,角色性格突出,對白精闢。單就小說而言,可說是夠格跟流行文學一較長短,不會令讀者失望。然而,作為「推理」小說,就未免太弱了。

作者在故事末段有以後設的模式來為作品解套,微妙的是,他那自嘲的感想幾乎就是我想說的,所以很可惜地,以「推理小說」來說,難免會被其他作品比下去。同樣以「雙胞胎」作為元素,同樣是老梗,本屆另一篇參賽作品《牽絆之網》就來得更亮眼。本作作者的包裝手法仍舊一流,這個特色讓我大大加分,可是,這次的「包裝」都集中在「小說」上,而非「推理」(即詭計)上。在某個詭計上,作者有使用「絕對公平」的原則,可是因為作為前提的詭計太弱,於是這個技巧就失色了。「絕對公平」的技巧是用來輔助某些驚人的真相的,那是給讀者一記重擊時的「落井下石」(「看,我才沒有犯規啊,你剛才以為什麼啦?呵呵呵」),當意外性太低時,這技巧就不明顯。

其實本作也有好些亮點,像角色的心態、動機、對話都非常值得玩味,可惜的是作者沒有把這些部分融合到詭計和伏線上,形成只有在作者解說時讀者才會察覺的細節。另外,本作有另一個缺點,就是謎團太晚才出現,如果可以的話,採倒敘法,一開始就讓謎團曝光,使懸念持續,推理的氣氛也會較好。

最後我有一個小疑問:某角色在船上跟峰哥的對話中,出現某個揭露真相的關鍵字,但解謎一段卻沒有指出(「我……抱歉。」的前一句)。是作者一時筆誤?還是某角色的口誤?我覺得這個小失誤的影響蠻嚴重的,因為等於在那一刻爆了大雷(連謎團都未出現就亮出謎底),愈是敏銳的讀者就愈覺得不是味兒。

2012年7月3日星期二

【徵文獎心得】32.選擇

高一生顏伊祐和五位比自己小的同伴,無意間協助一位女生逃過追捕。女生聲稱自己失去記憶,離開眾人後,眾人卻對此產生懷疑,要找出對方被追捕的真相……

如果我沒記錯,本作的作者去年也有投稿,沿用了前作的少年偵探團角色。如果跟前作相比,我覺得作者有進步,無論在文筆、敘事、描寫上,都比前作易讀,這是令人可喜的。作者保持了角色的童趣,在描寫上亦減少了前作很多「無厘頭」的缺點,在這方面,實在要稱讚一下作者。

可是,本作仍有不少改進的空間。最大的問題,在於謎團的結構。前作的中毒案謎團明確,主軸清晰,雖然調查過程欠缺合理性,但推理線的結構是完整的。而本作則欠缺謎面,主角們意欲插手調查,但他們(和作者)似乎沒有考慮解決辦法。解決毒殺案很簡單,找出犯人,說明真相就可以了,但本作的謎團並沒有明確的解決方法,本來就是清官難審的家庭之事。因為這個複雜性,就讓故事結末攤牌一段顯得無力,偵探們的做法難以讓讀者理解和認同。

本作在開始、導入事件的前段算是很不錯的,只是中段開始漸漸失控。如果作者打算繼續以這些角色創作故事,我建議作者先嘗試寫一些較易處理的案子(像偷竊或殺人等目標明確的類型),並且建立角色們更明顯的功能(像某人是頭腦、某人體能優勝、某人擅長套話、某人負責出包搞笑)。我覺得本作的角色描寫比前作更好,感覺上某些角色已有較強的功能性,不過仍有可以加強的空間。

2012年7月2日星期一

【徵文獎心得】31.This society is dying

中國H市記者林磊目睹總編盧淑嫺伏屍街頭,為了驗證途人是否冷漠到見死不救,把屍體移至繁華的街道,結果真的無人報警,林磊得親自求助。報社、市政府、公安局每一層都欲淡化事件,關注案件的,就只有在網路上疾呼市民冷血的林磊,以及把林磊當成真凶、誓死揭露真相的熱血女警程嘉慧……

如果數本屆的遺珠,我想這篇毫無疑問是我的首選。我真的很希望這篇作品能夠公開發表,讓中國大陸的民眾閱讀。作者鏗鏘有力地點出了中國國情的荒謬,再以這種荒謬,去包裝成一個更荒謬的推理故事。一般推理小說(探案小說),通常由發現屍體開始,然後由警察搜證、調查、再歸納出嫌犯,最後破案;而作者巧妙地以中國社會的政情和風氣,讓故事一開始就走了調--民眾看到屍體,不想惹麻煩不敢報案,居民都三緘其口不會提供線索,鑑識科為免揹黑鍋擱下報告,公安局高層因為市政府施壓,為了「維穩」把死者當成自殺……而在這一連串「符合中國國情」的荒謬情節中,主角們就像在巨大齒輪中掙扎的蟲子,為了真相和正義鍥而不捨地追尋著,而最後他們得到的,只是另一種荒謬。

其實光以上述的主題構想,我已覺得有入圍決選的實力了,而且作者更不是單單借作品來諷刺社會現象,故事中有完整的推理線,甚至為了凸顯荒謬感,製造了多重的「不合理」推理結果。只是本作有一兩個明顯的缺點,我想,因為這些原因才讓本作跟決選入圍失諸交臂。

首先,在文體上作者用了第二人稱這種獨特的敘事手法,再加上視點轉換,這大大影響了閱讀。沒錯這種敘事體製造了很不俗的氛圍,讓讀者對故事中描寫的不義、黑暗、絕望更感投入,可是,畢竟這是推理小說,讀者會追求故事的條理性,這種體裁令讀者不容易接收資訊,讓劇情變得零碎。我認為作者在這個取捨的選擇上有點偏差,因為其實本作的題材已夠突出,即使不在手法上作出修飾,已有足夠的威力,現在有點over。

其次是最終解謎的部分似乎沒有澄清好些疑點(字數所限?),例如屍體在林磊移屍後,曾再被移動一次,這個部分好像沒有解釋,而另外真凶的描寫實在太少,最後冒出的理由和動機等等都有點自圓其說(我想,這也是第二人稱的弊處,無法在初段多作描寫)。其實還有好些矛盾,像DV拍攝到死者躺在地面時未斷氣,但法院卻無視這點作出判決--不過,或許這就是本作的優點,因為換成現實,法院的確會無視矛盾判案。這更進一步強調了本作的真實性和諷刺性。

我想,本作沒可能在大陸出版吧,即使今天中國推理大熱,不少出版社趕這風潮,找尋出色的推理小說和作者。在大陸的環境裡,因為「國情」,推理小說追求的正義跟現實(維穩)相違背,我對作者創作本篇時的無奈和悲慟有所共鳴;不過,我仍希望中國大陸廣大的推理讀者能逐漸了解推理小說中的本質--公義與真實,有朝一日撥亂反正,讓本作所描寫的社會變成歷史。

題外話:本篇令我想起台灣推理雜誌著名作者思婷的短篇〈神探〉。〈神探〉是描寫大陸官場的諷刺推理喜劇,讀起來充滿荒謬趣味;而距離〈神探〉發表的一九八六年,至今已近三十年,中國的荒謬國情卻有增無減……嗚呼,時至今日,能讓中國人苦中作樂的空間也殆無孑遺了。

2012年7月1日星期日

【徵文獎心得】30.唱遊

日本知名AV女優在台東池上鄉被慘殺,死前被虐待至體無完膚。警員陽平和大孟接下這燙手山芋,然而調查毫無進展……

很黑暗、很殘酷的一個故事。在敘事技巧、文筆造詣上,作者展現出一流的技巧,無論角色和景物都栩栩如生,初段描寫屍體的部分,幾乎讓我感到反胃,可說是相當成功。隨著故事發展,人物的深度和立體感逐漸呈現,而結局力度之猛,我想我短期都不會遺忘。毫無疑問,本篇是一篇佳作。

唯一的疑問,是推理線有點弱。不是說結局不合理,只是故事比較像「恐怖犯罪小說」多於「推理小說」。其實這一點不難從故事初段看出,作者沒有以推理小說的手法導入劇情,像死者如何被發現、死前失蹤的時點、失蹤前的行動等等,都沒有明確指出,只在故事進行時,偶不經意地把資訊告訴讀者。作者把描寫都集中在主角的想法,以及描寫環境和人物關係之上,於是重心就從「謎團如何解決」傾斜到「調查如何發展」。這就是「推理小說」和其他小說的最大不同之處,推理小說通常都是作者向讀者出示謎團,再一點一點地透過化成文字的線索,把謎團的外衣一層一層剝下,最後露出真相;而非推理小說,則可以採用相反的手法,讓故事隨著發展披上一層又一層的外衣,叫讀者從這個「穿衣」的過程中了解劇情和主題。

本作的結局無論意外性和合理性都很出色,其實可以加強凶手的描寫,投放更多線索(我幾乎肯定,在作者優秀的文筆下,這些線索會被讀者完全忽略,製造出龐大的驚奇感!),結局就更能突顯故事中的盲點,亦可以令作者創作本篇的意圖更進一步地向讀者宣示。另外,我不知道這是否作者的原意,真相曝光的一段有點太突然,如果可以的話,我認為先讓主角推理出結論(不論是否正確),再接結局會更好。

附帶一提,有個小小的設定BUG我想告訴作者:女死者只有十七歲,但在日本未滿十八歲是不能當AV女優的,因為沒有製作公司想惹官非(詐稱年齡則例外)。而文中更提過經紀人跟她已合作四年,那豈不是十三歲就出道拍A片?未免太可怕了。(我好像把注意力放到奇怪的地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