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在年會前把心得貼完。相信有留意本部落格的各位亦知道,這一屆徵文獎首獎從缺。當我知道結果時(我沒有提早獲悉,我亦是在年會頒獎禮當天從台灣的友人那邊知道的),覺得「這樣最好了」。這樣說好像對四位決選入圍者有點不敬,我認為四篇作品都是好作品,但各篇都有不能無視的瑕疵,不論是先天的規限(作品的風格、題材的選擇)還是後天的毛病(敘事的節奏、公平性的考慮)。或者,換句話說是作品的優點未能掩飾缺點(舉例說,去年的首獎作品〈少女的祈禱〉亦有好些缺點,但只要讀到最後,讀者便會被故事的優點完全抓住,忘記之前的弱點了),這亦是我在心得的前言裡提過的「沒有亮眼得叫人訝異的作品」。
或者有人問,這一屆的作品是否如此不濟?我的想法是否定的。我覺得本屆還有好幾篇作品具備入圍決選的水準,沒能入圍,只能說是評審的取向較多元,或是運氣不濟,未能同時獲得多位評審選擇。
評審之一的嘉振有簡略的談過他對這一屆某些落選作品的看法,各位參賽者不妨留意一下:
第十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年會暨第九屆徵文獎頒獎典禮資訊
另外,已有推理同好為四篇決選入圍作撰寫讀後感: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九屆徵文獎作品集 讀後短感 /顏九笙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九屆徵文獎作品集》讀後短感 /卡蘿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九屆徵文獎作品集 /coccus
今年年會上,協會販賣的會刊中,收錄了拙作〈作家出道殺人事件〉。這是一篇兩年前的舊作,創作時沒有什麼特別想法,只是單純想寫一個這樣子的故事,後來碰巧前會長說要辦個會內的徵文活動,題材又剛好配合,就把這篇遞上了。故事中的舞台殺人一段,實際上是想向嘉振的首作〈染血的街景〉致敬。這一點我一直沒說(連嘉振亦不知道),就讓我在這兒爆一下料吧。 XD
有意補購的朋友可以到協會的露天拍賣專櫃看看:(還有其他作品集及精品喔)
露天拍賣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
最後是一點業務報告(高普調 XD)。拙作《倖存者》即日上市,明日工作室出版,在7-11發售(當然是台灣的7-11),售台幣四十九元。這本便利書不是推理作品,說是科幻亦有點勉強。我本來想說是恐怖小說,但又覺得不見得太恐怖,大概可以稱為詭異小說吧。封面的怪物的確有夠噁心的,我寫時亦沒想過圖像化後會有這麼噁的效果(爆),不過如果內文亦可以讓各位讀者倒抽一口氣的話,我就算是完成目的吧。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以下連結試閱看看:
2011.5.25 主題館《倖存者》陳浩基◎著 他們竟和「倖存者」一樣掉進一個詭異荒蕪的世界!
2011年5月25日星期三
2011年5月20日星期五
【徵文獎心得】34.熄燈號
母親被殺、曾遭強暴的少女在中途之家再被性侵。社工鍾佳美和莊筱青接手案子,替被害人安排住宿、輔導等工作,然而事件並未完結,緊接而來的是兩具屍體……真相到底是……?
出色紮實的推理故事。一如作者另一篇投稿作品(應該是同一位作者吧?故事中有同名的配角),故事明快易讀,節奏順暢,以大眾小說而言,這點相當重要。作者更在一開始以犯人的角度來描寫性侵案,令讀者了解事件並不單純,勾起讀者興趣,這手法十分不錯。
故事的伏筆公平充足,犯案過程、推理過程等等也有足夠提示,沒有什麼隱瞞或飛來一筆的說法,這部分相當優秀。對角色的心態描寫、行為的考慮亦很完善,邏輯嚴謹,就連角色的對話、供詞也有背後理由,我認為本作的推理線是無可挑剔的。唯一瑕疵是角色數目太少,讀者或許很容易導出真相,不過,我認為相比起意外性,故事的完整性和趣味性更值得重視,而本作在這些部分也做出良好的示範,配合令人髮指的罪案,以及隱藏在角色背後的悲劇味道,本作可說是傑出的推理作品。
2011年5月19日星期四
【徵文獎心得】33.三狂人殺人事件
在香港一幢待拆的公共寓所裡,發生駭人聽聞的殺人事件--患有精神病的中年男子與其老父被殺,顱骨被鋸開,腦袋被拿掉搗亂。因為大門有工人在工作,凶手只能是仍居住在大樓中的五個人。是跟死者有嫌隙的護士、多管閒事的跛足男人、在夢遊時有暴力傾向的輕度弱智少年、被丈夫拋棄的女人、還是自以為是醫生的妄想症病患?
※決選入圍作品
作者一開始便說明這是向經典日本推理小說《三狂人》作者大阪圭吉致敬的作品。我沒看過《三狂人》,大阪圭吉的作品我就只看過百貨公司的那一篇,本來我在想要不要先找《三狂人》來讀一下才能知道本篇的主旨,但後來想,沒讀過或者更好,這樣子能以一個較客觀的角度來對本作作出感想(我想一定有其他評審讀過大阪的這篇名作吧)。
故事背景設在香港,我想對台灣讀者來說或許沒太大的感覺,但我卻對故事中所描寫的事物感到親切。待拆的公屋、凌亂的單位、窮困的住客、瘋癲的病人,這些都是香港傳統「廉租屋」的寫照。作者巧妙地利用這個情境,泡製出一齣血腥恐怖的殺人劇,推理部分依從本格模式,把凶嫌鎖定在少數的角色中,再以案發時間、不在場證明、現場狀況等等來研究凶案的真相。
論推理的完整性這作品算是相當不錯,除了一些細節有點模糊外,偵探破案時的解釋不但把環境證據和不在場證明連結,更讓一些乍看不重要的線索顯出它們的關鍵作用。作者考慮到凶手和死者的心理,還原事發經過時令故事變得很具說服力。故事中隱含的背景和案件也是香港著名的罪案之一,對香港以外的讀者來說或許沒什麼分別,但對本地讀者而言卻是上佳的調味料。
如果要說缺點,我認為作者的敘事手法可以改變一下。我不是說作者文筆不好(除了一些或許會讓台灣讀者消化不良的港式中文外,文筆不錯),而是本作大部分篇幅也是以旁述的手法描繪,並不是由角色主導。這手法沒錯很是清晰,但較難讓讀者投入,由於只是以客觀的角度向讀者提供事實,讀者便很難對角色產生共鳴,令故事變得淡然。當然,作者可能考慮到字數問題,現在本作達三萬字上限,根本沒有空間讓作者慢慢舖排對話,不過如此一來,我便會想或許本作寫成五萬字的中篇會更好了。
【徵文獎心得】32.不寂寞星球
在「野區」生活的靈魂學家阿魏木被「全質區」的聯偵隊成員要求協助,調查三起「靈魂伴侶」疑似殺人的事件。以高科技製造的、令買家不再寂寞的生體「靈魂伴侶」會傷害人類嗎?這些生體裡有什麼秘密存在?
在徵文獎的歷史裡,曾有兩篇很獨特的作品進入決選,這兩篇作品也是出自同一位作者之手,她的名字叫文善。該兩篇作品的獨特之處乃是以信仰揉合推理,如同一些有宣導性質的宗教電影或歌曲,在作品中包含著創作者的宗教觀點。我之所以提起這件事,是因為本篇作品有類似的性質,然而當中的宗教方向卻大相逕庭--本作流露著強烈的新紀元運動精神,充滿著靈魂、能量、自然、人與神的關係等元素。
在傳統社會裡(尤其是基督教為主軸的西方社會),新紀元運動往往被視為異端,但我想強調一點,我讀本作是單純以推理的角度來判斷,文中的哲理是否屬實、我是否認同皆不在考慮之內。
寫了這麼多,為的只是一句話:我不認為這作品是推理小說。如果我開宗明義祭出這句,很可能會被作者誤會我歧視某些非主流的信仰(尤其我說過欣賞文善的基督教推理作品),所以先打一下預防針,申報清楚。這作品以科幻背景作為包裝,開始時我以為這是科幻推理小說,可是當主角的專業「靈魂學家」冒出來時,故事便脫離科幻的範疇。科幻是以科學為本的,以「靈魂」作為元素(沒有嘗試以科學角度去解釋靈魂跟科學的關係),我只會把作品歸類作「奇幻」或「靈幻」(?)的類型。其實奇幻推理也沒問題,人家哈利波特還出了七大冊,當中有幾本我甚至覺得可以算是本格推理;問題是,我認為本作根本不能稱作推理小說。
推理小說的重點在於讀者能夠以某套邏輯推論出隱藏在故事的謎底,一般而言是以我們認知的真實世界所進行。有些作品會加入一些超常的元素(例如偵探得到天啟、能知道證人的心聲、看到過去的事物),可是主軸謎團還是以一般人所知的規則去進行。科幻、武俠或奇幻打破了這個規範,然而這些類型要成為「推理」,作者便得在故事中劃清那個世界的邏輯界線,例如機器人因為程序所限不會傷害人類、輕功可否令人飛躍圍牆後踏雪不留痕、劫盜地圖上面顯示的人名不能被其他魔法干擾……這些便是讓讀者「有理可推」的重點。這作品有太多無法預知的情節,先是「靈魂在胚胎形成時才會鑽進人體」,再來是「身體流動的能量」,還有「靈魂伴侶被殺後會否消失」等等,我閱讀時不斷在想「啊,這個是新的設定吧,好,我把它當成作者設下的界線」,可是到最後我發覺根本無理可依,密室什麼的、凶手消失什麼的也只是作者自圓其說。
我明白作者意圖放進故事中的推理元素,他或她針對的是凶案中凶手和死者的動機,光就這點算是不錯的想法;只是光有想法,沒有合理鋪陳,也不能稱得上是「推理小說」。作者的文筆不錯,故事輕鬆易讀,角色也各具特色,情節起伏吸引,以小說而言是很不錯的,奈何因為上述原因,令我無法在「推理小說」的比賽中投下認同的一票了。
2011年5月18日星期三
【徵文獎心得】31.沉默之家
作家弘毅往位於偏僻荒郊的水戶家作客,找尋靈感。在他到達的那天,水戶家正好處理遺囑事宜,而當晚水戶家的長子、媳婦、小兒子逐一被殺。水戶家各人也是啞巴,在這個沉默的大宅裡,一連串的死亡事件的真相是……
本篇的格局有著傳統日式推理的趣味,詭異的家族、神秘的大宅、可怕的詛咒,令人想起橫溝正史大師的眾多經典作品。可是,故事發展下去卻出現比戰前變格派作品更離奇的橋段,劇情方向往靈異恐怖轉變,到最後,我只能說這作品很難稱為推理小說。
故事有謎團,有死者也有凶手,但是作者沒有明確地說明事件的真相,類似開放式的結局交待出非常識的謎底,有如《七夜怪談》或《鬼店》這類恐怖電影。由於前段的編排不能以常理看待,於是令故事的公平性盡失,結局出來時我的確抽了一口涼氣,但沒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本來我想說作者的敘事手法很難理解,因為在用詞和描寫上經常脫軌,有一搭沒一搭的,叫我看得很辛苦;可是讀至結局時,我便想這或許是作者刻意營造的氣氛,跳躍式、近乎意識流(?)的描寫是為了跟真相作呼應。光看這一篇作品很難說這是優點還是缺點,只是如果作者打算創作推理,我建議他或她清楚交待時地人的描寫,畢竟推理小說著重邏輯,讀者掌握不了這些實在的訊息,便很難跟作者一起享受作品的樂趣。
【徵文獎心得】30.無欺堂骨董
無欺堂的古老闆失蹤多年,警方從自殺的犯人的遺書中得到線索,尋回屍體。由於有犯人的自白書,案件水落石出,可是,事實的真相就是如此嗎?知悉真相的,除了凶手外,還有作為證物的彩陶和黑釉……
非常獨特有趣的作品,故事的主角並非人類,而是一個陶器。這是一篇把死物擬人化的推理小說。作者沒有隱藏這個奇妙的敘視角度,當警方登場不久,讀者更會發現這個神妙的點子--以被害者或凶手作為主視點的推理作品有很多,以「凶器」作為敘事者的,確實少之又少。
案件表面上頗為平淡,尤其主角是知曉一切(雖然忘了好些事情),清楚來龍去脈的證物,我沒預料到故事結局出現相當大的轉折,而且劇情上不但有足夠的公平性,還毫不突兀。案情在設計上已是不俗,配合作者這種不尋常的描寫手段,令作品非常可觀。古董們七嘴八舌談論案情,嘲諷人類角色,寫得極之幽默生動,結局明明帶著詭異陰沉的氣氛,卻因為這些主角們變得明亮起來,為故事增添一層不可思議的色彩。我一向認為推理小說除了著重詭計外,還要留意演繹劇情的手法,這篇作品便完全滿足我對兩者的要求,實在太精采了。
2011年5月17日星期二
【徵文獎心得】28.種子畫殺人事件
涂聖心幫助友人汪汪去領取因中毒入院不得不退出藝術比賽的小劉老師的作品,在比賽場地發現層層疑團--小劉老師中毒是意外?還是人為?她身邊的人各有行凶動機……
工整易讀的本格推理作品。作者的文筆生動,敘事節奏良好,故事沒有悶場,作為一篇小說可說是上乘之作。在推理方面遵循本格模式,以毒殺事件為主軸,引出一眾有嫌疑的角色。事件的真相合理,結案時也做出多種解釋的逆轉,增加推理的趣味。
作者運用好些紅鯡魚的技巧來誤導讀者,所以當真凶曝光時,我相信能夠帶來一點意外的感覺。然而,雖然我覺得推理線算是不錯,我仍認為有改善的空間,尤其是謎底中有好些線索沒有以明顯的手法提出。我的意見是,作者為真相作了一套工整完善的設計,其實當中有不少細節即使在故事前段提出亦不會洩底(例如某關鍵證物的數量),更可以增加公平性,加強爆點。不過無論如何,我覺得本作已是一篇相當不錯的本格推理作品,加上風趣可讀性高的文筆,應該會受到不少推理讀者歡迎了。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九屆徵文獎作品集販售資訊
本屆徵文獎作品集出來了,現於網上接受訂購,在年會亦會作出即場販售,有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喔。
(在五月二十一日前訂購有特價優惠,詳情請參看販售網頁)
收錄作品:
〈玻小姐的第一次〉 言雨
〈燃點〉 萊曼.格林
〈北一女制服的祕密〉余峰
〈三狂人殺人事件〉 霍筆砍
網頁: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九屆徵文獎作品集(露天拍賣網站)
另外,在年會會場有會刊及協會製作icash出售,本屆會刊除了多篇專題文章外,更收錄了冷言作品〈無法入睡〉、秀霖〈一篇Plurk文救排球〉及拙作〈作家出道殺人事件〉,總字數超過六萬字,後兩篇更是初次發表作品,各位萬勿錯過。
【徵文獎心得】27.Creeps
毒品、性愛、在陰暗匍匐的怪物。一起死亡事件,令富家子身敗名裂。然而事件背後,無人所知的黑暗處,卻是心靈扭曲的爬蟲類的棲息之所。
請不要深究上面的簡介,其實我幾乎想跳過不寫的。這故事並不是有什麼不可說的詭計,相反,把主軸說出來是相當簡單的,可是,作者運用意識流的手法,讓不同角色敘述事件,讀者需要經歷大量瑣碎的、個人意識描繪的片段,才能慢慢拼湊出故事的原貌,如果我直接把內容寫出來,便費了作者的一番苦心。
這篇作品的文學味道很重,是好是壞見仁見智,但無可否認,作者成功地營造出一種扭曲的、影像式的氛圍,令這篇小說帶有濃厚的藝術性。我讀罷作品,心情相當沉重,故事的陰沉內容固然有關係,但我覺得這種力量源自作者的描寫手法。
在推理方面,我覺得有種難以評價的感覺。這作品跑的是心理懸疑路線,帶點社會派推理的味道,死亡事件的howdunit非常簡單,簡單到可能讓一般推理迷嗤之以鼻,但當中的whydunit卻是極之異常,那種想法我覺得可以用「艱澀」來形容。我相信這也是作者的寫作動機,我認為這是很大膽的切入點,只是這種突破會不會被推理讀者接受,我便不得而知了。我不會說這是一篇「好」的推理作品,但毫無疑問,這是一篇能在我內心留下深刻印象,搞不好一年後仍記得閱讀過程的推理作品。
本作是去屆參賽作品某系列的續作,我很高興那位作者繼續經營那兩位角色。上次的系列已有多種風格,沒想到這次竟然還是一種新的類型,不禁讓我猜想,到底這位作者還有多少張刀呢?
2011年5月16日星期一
【徵文獎心得】26.水中的幻影
J大學體育館泳池發現女屍,跟蹤該死者的私家偵探亦意外死亡。警方不知道的是,事件跟一起十年前的失蹤事件有關,而事件的關係者也跟這兩宗案子有關……
這作品有一個很出色的地方,便是在序章已經投放了一些相當出人意表的元素,只花一頁便抓住讀者的注意。故事以主角在湖中心的小艇上向女友求婚作開端,任誰也猜不到案件突然發生,作者還清楚交待動機、案發過程和犯人的身分。這是一個聰明的做法,比起那些花十頁篇幅介紹人物角色來龍去脈的推理故事,這個下馬威震懾讀者,讓人有追看的意欲。
故事接下來集中在J大的女屍案,作者在這兒也佈置了出色的誤導手法,只要讀畢整篇作品,便會發現埋藏在這些章節的玄機,令人詫異。單以詭計來說,我覺得這是A級的設計,巧妙地利用盲點和人物的關係,讓表面上是本格推理的謎團增添額外的爆點。可是,我覺得本作有一些明顯的缺點,其中最大的問題是揭破真相的部分交待稍欠條理,尤其是女屍案的真相,更是以幾句匆匆帶過。本作的主軸謎團牽涉到複雜的角色關係,對作者來說女屍案或許只是副線,認為交待行凶手法已足夠,但我覺得在動機上必須說清楚,釐清角色們的利害關係,作品的完整性才足夠。作者在困難的部分表現遊刃有餘,卻忽略了一些貌似不大重要的地方。
我認為這是一篇難度頗高的推理作品,即使有瑕疵,也難掩當中的光芒。
【徵文獎心得】25.猜疑
一間民宿,一條被堵的山路,一個死者,三位客人。民宿管理員蘇老伯伏屍反鎖的浴室之中,身上有一張寫上「第一個」的字條。一個有前科的男人,一個有神經病的女人,以及一個推理迷,三人互相猜忌,懷疑「第二個」和「第三個」會是誰……
單以小說而論,我覺得這是一篇相當不錯的作品。故事以三人躲在自己的房間思考誰是凶手作開始,令讀者很快進入狀況,對各人的心理描寫亦頗為深刻,一下子便製造出緊張肅殺的氣氛。作者無論在文筆和敘事上也有一定水準,安插伏筆、細節等等亦毫無遺漏,公平性充足,沒有天外飛來一筆的元素,這是本篇一大的優點。
然而,如果以「推理」小說來說,我卻認為這作品過於普通,意外性太低。作者的大綱是很不錯的,問題是敏銳的讀者只要讀完開首三章節,便會猜到謎底。由於這作品是以第三人稱作視點,基於這種描寫手法作者必須提供真實無誤的內容(否則便是「犯規」),只要讀過首五頁,讀者便能排除嫌犯,得到唯一的結論。故事餘下來的,便是角色們的遭遇,在猜疑之下各人會做出什麼事情,可是這已經脫離了故事本身的謎團,變成「從謎團引申出來的劇情」,推理性便大減了。作者可以考慮加入紅鯡魚來轉移視線,或是讓死者被殺的過程加入更複雜的設計,如此一來便能加強爆點,令故事能帶出中心思想之餘,亦能平衡推理小說的意外性和娛樂性。
2011年5月15日星期日
【徵文獎心得】24.The little things in life
在大學的學生活動大樓裡,一次停電引發奇詭的事件--先有人發現黑暗中有人闖進303室意圖偷竊,其後有人在走廊遇襲昏倒,更離奇的是密室的304室出現一把壞掉的小提琴……犯人在黑暗中幹了什麼?他的目的為何?他又是誰?
四平八穩的推理小品。沒有嚴重的罪案,故事中沒有死者,頂多只是一個昏倒的男生和一把「死掉」的小提琴,可以歸類為日常生活之謎。這種故事很難營造張力,先天上比起一開始便祭出血淋淋的屍體的推理作品較難吸引讀者,所以如何把謎底加強趣味,如何在敘事手法上下工夫相當重要。我覺得這篇作品在這方面滿成功的,利用不同人物的視點來推展劇情,慢慢向讀者透露線索,這種敘述手法讓讀者不斷改變思考角度,把拼圖逐片逐片拼上。
謎團設計方面亦有一定水準,每一個細節、每一個部分也工整發揮作用,情節合情合理,作者也有考慮到角色的心態和想法,沒有可以挑剔的地方。或許有人不滿謎底的設計,認為有點鬆散,不過我認為這反而是作者設計這謎團的中心思想,尤其他或她在標題上已清楚寫明。(或許我想得太多,但我認為作者使用英文標題是有其目的的,如果使用中文的話要道出那個重點便得加上明顯的詞語,可是用英語的話便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覺。我也是在讀完作品後才發覺這點。)
有時我會替這類推理小品感到不值,因為格局所限,無法製造巨大起伏,即使結構良好也不如某些有瑕疵、有缺點的殺人事件搶眼。不過,我覺得這一篇作品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利用詭計以外的東西,讓故事變得活潑、生動、吸引讀者。期待作者繼續努力,挑戰這類型的推理故事。
【徵文獎心得】23.小城
2090年,小城偵警媧的母親失蹤了。依照小城的習俗,失蹤是必然發生、可喜可賀的人生階段,可是媧漸漸察覺不對勁--母親是被殺死。誰人是凶手?為什麼她會被殺?其他人知情嗎?
這是一篇非常精采、有意思的科幻作品,令人想起像《一九八四》等著名的反烏托邦小說,雖然主題不盡相同,但隱藏在故事背後的意義帶出了人性、科技和道德的反思。我相當欣賞這個敘事角度,縱使故事以一種沉鬱、旁述的手法去推展劇情,在末段真相曝光時,令我有種鬱卒的哀傷感,作者成功地挑起我的情緒。
可是,這作品令我相當無奈,因為我不知道應否把它當成推理小說。
故事是有「案件」,可是讀者無法從中得到線索進行推理。如果把焦點集中在小城的怪異之處,假設謎團是「小城存在的原因」,亦很難當成推理類型,因為讀者沒法知道邏輯的軌跡。無疑本作是有推理元素,但如果把推理和科幻放在天秤的兩邊,這篇小說明顯是向科幻的一方傾斜。或者我以例子來說明:在第七屆徵文獎中,高普的《西巴斯貝之戀》也是科幻加推理,但這部作品在兩方的份量不相伯仲,故事的主軸仍是以推理(冷硬偵探)的脈絡去進行,兩者相輔相乘;又例如寵物先生的短篇《吾乃雜種》系列,即使以科幻為背景,甚至主題也是針對推理以外的科技與人倫的糾纏,但主體仍是紮實的、具邏輯趣味的探案小說。
儘管我對本作的推理性存疑,我也得再強調一次,這是一部出色的科幻小說。希望作者繼續嘗試,把推理和科幻結合,創作出更多精采的作品。
2011年5月14日星期六
【徵文獎心得】22.墜齒
高中生施俊偉一時不覺,跟弟弟一起玩耍的小孩唐唐跌倒,掉了門牙。看似無關痛癢的小事,在社區裡演變成一連串詭異的事件,小孩子接連推倒其他小孩奪取牙齒、主角父親被殺、更傳出綁架案……
作者的文筆不錯,尤其描寫小孩的部分相當有味道,孩子的心態、神髓活現於文字之間,非常生動。故事從淡然演變至怪事重重,作者在鋪排情節上有一定水準,充分掌握讀者的情緒。
在推理方面,我感到有點可惜。故事中的謎團設計很有趣,從小事慢慢擴大的手法很容易吸引讀者的注意力,伏筆和線索亦充足。問題是,引發這一切事件的核心謎團說服力不夠。犯人的某個做法幾乎可說是全無意義,不禁讓我懷疑故事的主軸是否堅固。這是一種很糟糕的情況,讀者看到A,然後知道A的出現是因為B,而B存在是因為C,C事件的原因是某人幹了D,可是如果最後一環,即是D導致C的理據不夠充分,前面一連串的合理性便會拉倒。感覺上,本作就是那種被稱為「有佳句而無佳章」的情況,故事中有很多出色的點子,可是這些點子組合起來卻不能精緻漂亮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本作在情味上可說是非常豐富,人物勾勒十分立體,角色的感染力很強。期望作者繼續努力,設計出更完整的謎團,配合這些優點,創作出更優秀的推理作品。
【徵文獎心得】21.中猴
2041年,在亞太生物電子研究所專門處理擬真電子生物的副研究員李文琛,決定幹掉刻薄可惡的上司孫威廉教授。在教育部委員巡視當日,眾人發現孫教授從閉鎖的實驗室離奇消失,房間裡反而冒出一頭大猩猩。教授失蹤半天,李文琛沾沾自喜,以為殺人計畫得逞,一位邋遢的胖警察忽然帶著手下闖進研究所,說要偵辦這一宗凶殺案……
結構簡單,但非常有趣的科幻推理作品。「結構簡單」並不是批評,相反,利用一個簡單純粹的詭計製造出不俗的驚奇感是相當困難的事,而我認為這篇作品充分做到這一點。
作者沒有隱瞞犯人的動機和身分,一開始便以凶手的角度來敘述事件,這是一篇典型的howdunit推理小說。李文琛如何殺死上司?如何製造密室?為什麼會用上一頭大猩猩?由於故事背景設定在未來,偵探的推論會冒出常理以外的想法,而這篇的趣味在於這些科幻元素具有強烈的誤導性和可塑性,令謎團變得更好玩更出人意表。作者很聰明地利用這個科幻背景,顛覆傳統的密室殺人詭計,卻又沒有過火,令故事偏向科幻,本篇的推理性和公平性仍相當紮實。
這篇還有另外好些優點,例如文筆輕鬆易讀,敘事乾淨俐落,人物設計立體,幽默的對答和獨白讓故事十分吸引。如果要數瑕疵,我覺得結局欠缺致命一擊,沒能把謎底揭盅時的氣勢延續,就像吃完一頓精采豐富的大餐後,甜品略為失色。不過無論如何,這一頓的主菜令人相當滿足,材料、調味、賣相可謂色香味俱全,顯出這位廚師的實力。
2011年5月13日星期五
【徵文獎心得】20.北一女制服的秘密
台大宅男餅人在聖誕節遇見心目中的女神,在室友峯哥提示下,發現對方是離家出走的高中女生,陰差陽錯下少女待在二人的房子。陷入單戀的餅人,得知女生在除夕要回家,依依不捨……然而餅人不知道的是,離家出走事件的背後,有著驚人的真相。
※決選入圍作品
非常老練的文筆,說故事技巧一流。這作品的體裁接近輕小說,主角餅人和峯哥的對話充滿年輕人的玩笑、無厘頭和幽默感,對時下年輕讀者有一份難以抵抗的魅力。節奏爽快,故事毫無冷場,字裡行間透露著年輕的風趣睿智,光是敘事便能吸引讀者的眼球,追看下去。
推理的詭計並不複雜,設計可說是相當簡單,伏筆也相當明顯。雖然設計單純,作者卻能抽絲剝繭把每一條伏線說明,完成得極之優秀,不但考慮到角色的手法,更充分解釋了角色們的想法和動機。我看到解謎時,對某角色的行為有點懷疑,覺得那個人做的某事有點多此一舉,而作者亦留意到這方面,在末段讓那角色說明理由,可見作者思慮周密。
或許有人認為最終謎底有點誇張,但我認為這種帶有輕小說風格的謎底,正好跟這故事的氛圍相配合。這兩屆我讀過不少這種風格的參賽作品,我認為本篇是它們之中最出色的。輕鬆、幽默、緊張,最重要的是這作品的推理線非常完整。這作品的最大弱點是用上大量年輕族群的流行用語和知識,我擔心沒接觸網路、BBS、宅文化、電玩的讀者會消化不良,無法產生共鳴,拿來參賽(而不是發展成長篇投稿輕小說出版社)有點不利;不過,正如有人討厭科幻背景、有人不喜冷硬偵探,如果要本篇犧牲它的年輕人文化的特色來迎合所有讀者,便會失去這作品的賣點了。
(附帶一提,這作品有部分線索是台灣居民才會知道,作者不妨擴闊視野,假設有非台灣的讀者,考慮將伏線加入,這樣作品便更完美。)
2011年5月12日星期四
【徵文獎心得】19.符文連續殺人事件
物理系副教授嚴以寧被任職警員的學弟拜託,協助調查一宗連續殺人事件。五名死者被人用刀殺害,身上被刻上日耳曼民族的古老符文。嚴以寧一眼便看穿符文的意義,死者的關係亦逐漸曝光--嚴以寧能否解開所有的謎底?
作者運用的知識相當豐富,二萬餘字的作品中提出海量的資訊,貫穿天文學、歷史、文字考據、數學各個範疇,而且寫得深入淺出,有板有眼,就算對以上一無所知的讀者亦能舒適地閱讀,不用擔心內容過於艱深。作者以這些知識作為背景,編寫凶手的身分和動機,雖然天馬行空,但基於考據充足,變得異常實在,令人有種觀看好萊塢大製作的感覺。
然而,資料上是無可挑剔,我卻對主軸的推理線有所保留。光以知識而論本作可說是示範作,尤其跟一些資料搜集不齊全,利用想像填補細節的作品作比較,便顯出本作的優異;可是這些資訊的先驗性太強,讀者只能以局外人的身分來接受,無法把它們套用在故事的謎團之中,製造出意外性。舉個例子,假設有一個連續殺人事件,死者身上被刻上u、d、c、s、t、b六個英文字,然後偵探指出這些是物理學中夸克的代號,最後得出凶手與粒子物理學有關的結論,不諳物理學的讀者只能作出「啊,是這樣嗎」的感想。因為讀者無法事前獲悉相關的知識,這個設計便失去公平性,即使讀者不是追求本格推理的快感,也無法得到恍然的感動。把資訊跟有轉折、有突破點的推理線結合才是好的推理小說,否則,作品只能稱為炫學的冒險小說。
作者也企圖為事件注入特別的凶手動機和身分,可是這部分是幾乎沒有鋪陳,直接由調查人員說出,再由主角以知識的理論去證實。我本來期待最後有一記回馬槍,可是預期落空,很可惜地我只能說這是一篇「好看的小說」,而不能說是一篇「好看的推理小說」了。
【徵文獎心得】18.永生之道
清末民初,小孩被賣到老太監宅第,老太監收養孩子的目的其實是煉長生不老的丹藥。故事舞台來到八零年代的美國,偵探艾兒被委託調查一所療養所,所長正是當年服侍老太監,名叫道的童僕。長生不老藥真的存在嗎?在一九三一年、四五年、八一年,道也曾死去,他卻一再復生……
這是一段很奇異的閱讀經驗。看了八成的篇幅,我也不認為這是推理小說,心想大概歸作奇幻靈異類吧,然而讀至結局,卻發現這是貨真價實的推理小說。故事中有些地方完全無視公平性,讀者應該會大呼犯規,可是作者運用了魔幻寫實文學的手法去包裝劇情,讀完本篇後我便想,那些不公平、犯規的敘述或許正是這手法的特色。
某程度上,我覺得作者的文字有點過度修飾,在閱讀過程中有時會掌握不到劇情的真貌,角色的對話有時亦沒有明顯的時序,由於故事穿梭多個年代,更讓人看得頭暈轉向。我起初以為這是作者不成熟的表現,但看完後又想,這或許是作者刻意的安排,目的是增加故事的魔幻感,掩藏真正的謎底。謎底中有一堆事件沒有明確解釋(例如療養所處理屍體的火爐),不過就目前的樣子,我想作者已充分交待他或她想說的故事。我認為這作品如果釐清一些事實,把人物和事件交待清楚一些會更好,可是這只是出於對傳統推理小說的看法--如果夢野久作改變《腦髓地獄》的寫法,我想這作品也沒有今天的地位。有時反傳統會帶來一些缺點,但伴隨這些缺點而來的是一片未知的領域,這正是小說創作吸引人之處。
2011年5月11日星期三
【徵文獎心得】17.情書
高中生顏伊佑再次收到匿名情書,可是這次令他擔心起來--寫信人表示因為顏伊佑漠視她的感情,決定在週五的社團時間自殺。結果週五過去,校園中真的有人中毒送醫。這是自殺?那個人便是寄信人?顏伊佑的一群鄰居以及他的妹妹,化身少年偵探團,挑戰這個謎團。
我對這篇作品的感想很簡單--核心謎團尚可以,文筆太過稚嫩,完整度欠佳。作為主軸的詭計雖然簡單,但有它的趣味性,作者亦努力鋪設伏筆,我覺得這部分是合格有餘的。可是,我想作者可能比較年輕,寫作經驗不多,敘事技巧有待加強,很多句子令我有看沒有懂,經常要猜測作者的意思。另外,謎團主軸雖合格,調查的過程、角色的做法有點不合理,主角們尋獲某件關鍵證物的經過更有作者特意安排之感,這些細節往往破壞故事的完整性,令人產生負面的觀感。
儘管上面提到好些缺點,我覺得本作也有另外一些優點。最明顯的是主角群給予讀者年輕有活力的感覺,即使稱不上「角色立體」,至少每個人物也有明顯的特色。主角群的偵探團有五人之多,在一篇短篇中讓讀者對多個角色留下印象不是易事,我想作者在人物塑造方面有點天分。期望作者鍛鍊一下敘事和文字技巧,再接再厲。
【徵文獎心得】14.檔案 Files
任職警員的主角利用餘暇,找來三份檔案--三份檔案也是意外死亡事件,但主角覺得事有蹊蹺。一位貪瀆的官員、一位欺壓勞工的老闆、一位受歡迎的小說家,三人的死亡背後,真的是意外嗎?
故事初段至中段的發展不錯,作者以安樂椅偵探的模式,反覆推敲案件,作出不同的猜想及反駁,從而找出事件的破綻。只由主角獨白來推展劇情是很困難的手法,這作品處理得不錯,至少我不覺得沉悶,節奏也算明快。然而,很可惜地我要說這作品並不成功。
反覆論證是推理小說常見的一種手法,或許有讀者嫌作者囉嗦,但好此道者大不乏人,不過無論如何,這手法最重要的是「最後結論必須具備說服力去解釋所有謎團」。簡單來說,便是要「愈辯愈明」,可是這作品在思辨之後,結局真凶出現猶如「機器神」,缺乏公平性。作者企圖加入提示,但客觀來說那項提示對不知情的讀者而言是沒有意思的。
作者亦必須留意故事中的細節,尤其是這類安樂椅偵探式的故事,任何不實在的資料往往令讀者無法理解。第一個檔案指出死者的車子留下「五百公尺」的煞車痕,雖然我不想用《空想科學讀本》的方法來吐槽,但這個數字實在太離譜了。以煞車痕的公式來計算,一般道路上需要五百公尺才把車子煞停便代表車子以時速三百公里飛馳,反過來以故事中的說法(估計死者飆車至時速一百多公里),五百公尺不煞車也得用上十五秒以上的時間才跑完。我看到這個數據時便無法推理劇情,因為我不知道這個數字是作者筆誤,還是真正有意義的伏線(例如油門和方向盤被犯人鎖死,死者臨死前拼命踏煞車器)。如果對這些資料有懷疑,不要憑空創作,最好多作一些資料搜集,現在網路很方便,咕狗一下便找到了,不用查到「專家級」,能讓一般讀者覺得合理便足夠。
2011年5月10日星期二
【徵文獎心得】13.月河森林事件
月河森林發生離奇大火,住在林中的德魯伊們為了找出犯人,委託城中的法師安娜調查。安娜和徒弟麥克遠赴森林旁的村子,發現村人跟德魯伊為敵,為了消弭雙方的仇恨,安娜決定把犯人找出來……
作者的動機不錯,企圖以奇幻風格來包裝推理,可是,我覺得這作品並不成功,相當可惜。我曾多次在不同文章說過,以非現實的背景來寫推理是極其困難的做法,最大的問題是當故事背景不能被讀者以常識去理解,作者便得花上很多的工夫來說明。這篇的主角雖然是一位法師,但通篇作品也沒見過她使用魔法,或許在故事中的世界裡「法師」並非使用魔法的人而是知識淵博的人,某程度上作者的設計反而較貼近現實;然而,雖然主角沒有什麼超乎想像脫離推理性的特質,故事的推理性卻嚴重不足。
故事有謎團(森林大火),有嫌犯(村中的多個角色),有動機(引發火災的理由),可是三者交待得相當平鋪直述,沒有高潮和轉折,結局偵探的計略亦沒交待清楚。更重要的是作者沒有放明顯的伏筆,讀者難以跟隨脈絡找出真相。某程度上,作者有放一些線索,可是正如我上面所說,這是一個不能以常理來理解的故事(委託人變身成為鳥兒去找主角耶),正因為如此,線索便需要更進一步的描寫和闡述,而這正正是本篇所缺乏的。
感覺上這篇的作者很年輕,故事帶著濃厚的奇幻RPG電玩味道,好處是對年輕的讀者有一份額外的親和力,壞處是連人物對話也像RPG的角色交談,陷於功能性而不夠立體。我曾幾何時也寫過一篇奇幻風格的推理,不過到今天仍覺得當中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現在仍未挖它出來修改。奇幻推理不是易寫的東西,我覺得作者可以多練習一下(先寫純粹的奇幻或推理),假以時日才把二者合一。忘了說,作者還要鍛鍊一下中文,故事中有很多錯字,有時語句運用亦不清不楚,投稿前記得多翻看幾次喔。
【徵文獎心得】12.DNA的迷宮
商人許際恒在意外中失去妻子,女兒失蹤,卻意外地在孤兒院發現跟失蹤女兒一模一樣的女孩--這女孩連DNA也跟女兒相同,可是她年紀不符,身上的證據說明她是另一人。另一方面,許際恒的異母姊姊在找回失散的兒子前夕遭到綁架,及後被殘忍地殺死,以DNA親子鑑識證實該失散的兒子跟她有血緣關係……一個家族之內,兩個DNA引發出來的謎團,到底真相如何?誰是犯人?身分不明的孤女又有什麼關係?
我懷疑這作品會不會讓討厭理科推理的讀者頭痛(笑)。這是一篇童叟無欺、根正苗紅的理科推理,以DNA鑑識的原理,編造出一個又一個謎團。單以詭計而論,這故事相當紮實,伏筆充足,意外性亦夠強,而且解釋非常合理,令人發覺看似不可能的事實背後存在盲點。作者很努力闡明遺傳學中DNA親子關係的現象,我相信對科學有興趣的讀者應該會感到讚嘆,只是我同時擔心作者的取材「硬」了一點,會嚇怕一般讀者。
除了理科推理元素外,作者亦加入了另一重詭計,在一篇二萬餘字的作品竟然有如此豐富的謎團,我相當欣賞。然而,縱使我認為在詭計方面出色,這故事卻有一個毛病,令我對整篇作品有所保留。作者在設計詭計的層面上力度十足,可是角色都只強調功能性,而且數量多得驚人。作者沒有附圖,我在看完後心血來潮,把許家的角色一一列出:
這種規模是長篇作品吧?我還未加入四位調查人員(偵探)呢。故事中的角色名字達二十五個之多,人物過多,關係過於複雜有一個壞處,便是無法讓讀者對個別角色留下深刻的印象,到真凶出來時,讀者問「這是誰啊?」便嗚呼哀哉了(事實上我讀這篇作品時經常捲回前段,因為我搞不清楚誰是誰!)。比較有趣的是,這作品的謎團的確要用上這麼多的角色,接近二十人的家族裡幾乎可說是缺一不可,如此一來,我便猜想,這作品拿來擴展一下,寫成八萬字的長篇會不會更好呢?無論如何,我也認為這作品是篇非常不俗的本格理科推理,作者累積一下寫作經驗,應該能創作出優秀的推理作品。
2011年5月9日星期一
【徵文獎心得】11.燃點
一名青年走進警察局,向警員自首,表示犯了搶劫銀行的罪行--劫案將於一小時後發生。一如這青年所言,四葉銀行的運款車遭竊,現金和車上的保全人員憑空消失,歹徒更向電視台提供影片,表示會殺死被擄的人質。哲學系講師艾拓認得歹徒的聲音,於是前往警局,協助調查……
※決選入圍作品
相當成熟的作品。一開始「為未發生罪行自首」的點子已非常亮眼,戲劇性非凡,帶點本格的不可能犯罪的趣味,而往後的情節高潮迭起,毫無冷場。以搶案為主軸,把每個角色描畫得絲絲入扣,光是這點已是一流。另外,故事中描畫的台灣景色很生動,作者沒有刻意去以介紹式的手法把地方描繪出來,反而帶有一種都市小說常見的氛圍,令作品帶有強烈的現實感,我想台灣的讀者一定會感到共鳴。
這作品的推理線集中在陰謀和計策,作者鋪排伏筆、有技巧地透露真相的能力相當高,大大增加了故事的意外感。無論在動機和手法,作者也作出完整的思慮。結局中有部分謎底沒有明寫,不過我認為這種半開放式的結尾有其魅力,尤其在本作之中更有加乘效果。如果要說缺點,我認為故事中有一些部分的對話有犯規之嫌(即是某些角色在明知底蘊的情況下說出對讀者有失公平性的說話),另外還有犯人最終的目的其實在現實中並無效果(被竊和被毀的意義不同),我想這些也是小瑕疵,前者可能基於我對結局的誤讀(那個結局的解讀有點模稜兩可),而後者也大可以無視,總的來說,這部作品也是一部相當出色的、具有台灣社會味道的推理小說。
2011年5月8日星期日
【徵文獎心得】10.死神的安魂曲
以尋找貓狗聞名的風暖偵探社的員工葉知秋,被當成殺人凶手。別墅的主人方玖玦被刺殺於病床上,發現屍體的好青年葉知秋蒙上不白之冤。為了替助手洗脫嫌疑,平時只窩在偵探社打電動的超級帥哥宅男社長風暖不得不出動,跟女警冷水寒和偵探社工讀生夏焰一起調查事件,找尋隱藏在死者身邊的凶手……
完整性高、爽快易讀、趣味盎然的推理作品。故事模式相當忠於傳統本格模式,無論凶手的身分、動機、行凶過程、死者的死狀、偵探調查步驟、紅鯡魚的運用,一切都相當精準。模式上沒有什麼突破,但作者在處理每一個細節、每一條線索也非常用心,嚴謹慎密,簡直是無可挑剔;敏銳的讀者或許會猜到謎底,但仍無損故事的吸引力、趣味性和作者想表達的主題。
作者說故事的技巧亦相當高,帶領著讀者的情緒,在輕鬆的部分會讓人會心微笑,在揭破真相時讓人了解事件背後的悲哀。作者在塑造角色的部分表現理想,人物各具特色,即使是配角也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一篇令我相當愜意的作品,或許獨創性較低(模式上依從了傳統本格的做法)、結構略嫌簡單,但比起無謀地挑戰一些嶄新的元素,這篇作品展現了傳統本格推理的趣味,讓人明白為什麼直到今天本格推理仍廣受讀者和創作者歡迎。
【徵文獎心得】9.許普諾斯的秘密
在直播電視節目中,主持人陳雄被嘉賓鄧達標用刀砍殺,事後凶手竟然對過程一無所知。心理學家何教授向警方表示有線索提供,轉眼間被學生縱火燒死。警官李俊面對一連串的奇異案件,漸漸了解人物背後的關係,只是主謀是誰?死者們所隱藏著的「許普諾斯的秘密」又是什麼?
電影感相當強烈的作品。作者的敘事手法十分明快,節奏控制極好,整部作品就像在看電影似的,從開場的詭異事件開始便沒有冷場,每個段落環環相扣,令人追看。
在推理方面本作亦非常不錯,除了某些設定略嫌誇張,無論在舖伏線、描寫偵探調查過程、凶手的陰謀等等相當完整,結局更製造出電影式的高潮,讓偵探和凶手正面對決,實在令人感到痛快。關於催眠的部分,或許有些地方脫離了現實,會被質疑推理的理據,但我認為本作拿捏得很準確,如果在一篇寫實的作品中使用某些橋段,可能會有負面效果,然而作者成功創造出一種電影的氛圍,在故事中提出一些真實的催眠知識,去襯托虛構的發想,兩者相輔相乘,令故事帶著推理小說的浪漫性,又不失讀者可以依循的現實感。作者是個說故事能手,掌握了讀者閱讀時的心情,說不定他或她是位老練的作者?
2011年5月7日星期六
【徵文獎心得】8.玻小姐的第一次
玻小姐受好友道奇子爵夫人邀請,到遊艇上遊河。賓客中還有老邁的蒙克伯爵夫婦、剛冒進上流圈子的多法蘿夫人等等。然而,在晚上就寢之時,道奇子爵被發現倒斃房中。凶手是船上的賓客?是妻子?是僕人?行凶動機又是什麼?
※決選入圍作品
很紮實的(仿)古典推理。先談推理的部分,作為古典推理模式,本作的完成度極之高,伏線、調查過程、證人的供詞、凶手的身分、隱藏的關係,說是黃金時代的作品也足以令人信服。尤其是作者成功創造出一個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氛圍,角色的心態、談吐、借喻統統活靈活現,而且作者壓根兒沒有明確說明故事的時代背景,只讓讀者去揣度,這點非常成功(關於時代背景,整篇作品我大概只能挑出一個小毛病,故事中有用「維他命」這詞語,似乎有一點點違和--Vitamin這詞語在1912年才出現,當然如果說故事在這之後發生也可以,只是跟內容提到的南非發掘鑽石和戰爭有一點出入)。
如果光看內容,我認為這作品的優點同時也是缺點--過於古典。整篇小說帶著濃厚的克莉絲蒂作品的味道,可是連推理的設計也採用相同的性質,便滿足不了今天的讀者的胃口。不過,讀至結局時讓我產生了一種新的感覺,令我明白作者的真正寫作動機。這部作品是致敬作,不但是「仿古典」,更是真正的「仿作」,只是主角稍作改動,削掉了「中間」。如果我沒理解錯誤,作者是為了填補某位角色的某個特徵而創作本文,換句話說,除了故事中的謎團外,本作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解釋該特徵的背後原因。如此一來,作者讓故事增加了一個層次,也讓知道原委的讀者會心微笑,餘味無窮。(雖然我說得好像很晦隱,但其實明眼人一看便知道吧)
普通讀者能夠從故事內容享受古典推理的特色,而推理迷能夠得到額外的趣味,這是一篇雅俗共賞、外行內行也看得高興的小說。值得一讚。
2011年5月6日星期五
【徵文獎心得】7.神之宴
安家的祖父寄出邀請函給家族成員,叫各人到莊園聚會。主角拉魯發現親人們逐一失蹤,而邀請信中隱藏著不同的暗號斷落……是有人密謀搶奪安家的寶藏?寶藏又是什麼?
哎,我對這篇作品的感想很簡單--這不是推理吧。這是以神話為主軸的奇幻小說,雖然有一點犯罪小說的元素,但故事的謎團根本無理可推,完全是作者自說自話,這種類型,即使我以最寬鬆的標準來閱讀,也不能說是推理小說。
以下是題外話。我是個神話迷,所以本來以為縱使類型不對,以各地神話串連作為題材的作品,至少會有引起我的興趣,我還期待結局時有些什麼厲害的回馬槍,或是超乎想像的大逆轉,不是推理也沒關係,我想看看最後如何。結果,很老實說,我身為神話迷也覺得吃不下。作者努力地把不同的神話元素加在一起,可是故事缺乏條理,只是以種種傳說、典籍穿鑿附會,沒有辦法做出一種令人恍然大悟的感覺。另外,我覺得故事的敘事手法過份做作,本來複雜的故事加上不明快直接的文筆,令我看得極之疲累。我提出以上的說法,並不是想撲熄作者的創作熱情,相反,我是想勸告作者,幻想性強的作品不一定要配合幻想性強的文字,如果他或她想以大眾小說為媒介向人講述故事,便要留意讀者的想法。換一個「親民」一點的寫法,整理一下情節,這作品也許會變成一篇有趣的奇幻小說。
2011年5月5日星期四
【徵文獎心得】6.殺機四伏
英俊風流的醫生鄭書錦在家中猝死,死因相信是心臟病發。然而,他跟妻子的關係並不如外界所視般恩愛,跟他有曖昧的護士對他懷有恨意,妻子的閨中密友亦似乎跟事件有關,連家中的年老保姆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圍繞在死者身邊的人物之中,真的有凶手嗎?
作者的文筆相當出眾,無論在描寫人物或心情、景物還是回憶,文字運用得入木三分,令人有追看的慾望。敘事相當流暢,其實我覺得這短篇有一個大缺點,便是插敘的手法用得過了火,二萬餘字的作品分上差不多四十章節,每個章節描寫的人物及時間也不同(視點轉變也不要緊,最要命的是連時間背景也在沒有提示下不斷轉換),一般而言,這種敘事法會令人很難讀下去,不過這位作者的厲害之處便是即使敘事如此瑣碎,仍能吸引我追看,而把所有碎片組合,到最後便能理解故事的真貌。
以推理來說,故事有九成的部分是可預計的,不過餘下的一成,亦即是「真凶」的部分能做出意外性。凶手的動機雖然有點誇張,與故事的氛圍有點不搭,但這個設計無疑帶來一定的爆炸力。相比起動機和身分,我反而較在意凶手的行凶手法,犯人運用的知識有點自圓其說,我認為作者應該多鋪排伏線。不過如果把這作品當作犯罪小說來看,故事的重點一如標題「殺機四伏」,作者利用緊湊的情節、各懷鬼胎的嫌犯們去串連出這個劇情,我覺得已是一篇有水準的懸疑短篇了。
2011年5月4日星期三
【徵文獎心得】5.三分之一死亡事件
華力食品廠的黃廠長猝死於辦公室,總經理岳致維暫代廠長一職。不久,他想提拔的研發部專案經理駱建坤的岳丈在醫院過世,及後廠裡更發生女職員被殺的不祥事件。到底食品廠發生什麼事情?凶手是誰?事件之間有什麼關係?
一篇不過不失的作品。故事沒有太大的高低起伏,可是稱得上條理分明;推理的線索不夠明顯,但數量上算是齊全;凶手的身分是預計之內,不過在設計上尚有一點意外的元素。
我覺得這篇作品最有趣的地方是主題。謎底跟主題互相呼應,這個切入點的確滿有意思,可是,其他部分我覺得不夠搶眼。尤其是凶手的行凶手法、動機以及凶手和死者的關係,雖然作者有鋪設伏筆,但這些伏線跟結果的關係並不明顯,更不是必然的關係,以公平性以論略為失色。描寫廠房的段落,角色的想法頗為細膩,不過,很抱歉地我覺得整體上有點累贅。我想這可能跟作者集中描寫的角色有關,那個人在故事中並不是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沒錯他提供了很多資訊,可是在推理小說中,讀者都較在意犯人或偵探,以證人的角度來推演故事,會讓人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尤其本作的意外性不高,沒有什麼破天荒的逆轉或爆點。
很老實說,我覺得這作品不算好看,但也絕對不是差勁的作品。或者作者可以留意一下故事的節奏和敘事的角度,加強一下起伏,即使線索不足也不要緊,重要的是讓讀者有追看的意欲,能抓住讀者的視線便已經贏了一半了。
【徵文獎心得】4.密室剖腹循環
經歷了一次連續殺人事件後,因為暴雪被困城堡的餘下六人--王家的繼承人三名、女僕兩名、律師一名。凶手與共犯內訌而死,可是殺人事件仍未落幕,尤其眾人發現女僕之一死於全透明的玻璃密室之中,腹部至胸腔破開,內臟整齊地排列地上……
如果把這作品定位於輕小說推理,我是毫無異議的,不過我卻覺得它有輕小說的特色,同時又缺乏某些輕小說的優點。這作品的動漫感強烈,只有主角能夠看見、溝通、從而獲得提示的「神」角色的設定更是動漫畫常見的點子;然而作者的敘事沒有輕小說的爽快感,故事的進展、描寫稍欠條理,令我閱讀時有點不耐煩(直話直說,請見諒)。其實故事的情節是相當有看頭的,餘下的角色一個一個死去,每一個也死狀恐怖,內臟散滿一地,而且全部都是密室,光看牌面已夠吸引;或者由於推演劇情方面有瑕疵,令這個優點蒙上污點。
我不知道本作是否作者構想中的大長篇中的一部分,以另一事件作結當成開頭其實也無問題,但我建議不要用上「前文回顧」、「人物介紹」這種方法來切入,應該把本作當成獨立篇章,再在故事裡說明這些情節。以輕小說(或漫畫)來說這好像是滿常見的手法,但我想強調,這些作品雖然有列出人物介紹,讀者光看正文去了解角色也是完全無礙的。不要讓人物介紹「取代」故事內容的工作,它的用途是「輔助」,讓讀者在閱讀時能簡單回顧誰是誰。事實上,本篇的「前作」中死去的八人對本作的影響並不大,把角色列出來反而讓讀者覺得累贅。
在推理的部分,我對作者的動機相當讚賞,但對他或她的包裝手法感到失望。讚賞的部分是謎團背後的主題,殺人動機非常有意思,本屆有另一篇作品有類似的佈局,可是這篇明顯高明得多,有趣得多。事實上我覺得這佈局很出色,比不少單賣本格密室的作品來得更強;可是作者在細節上的處理不夠嚴謹,令觀感大打折扣。所謂不嚴謹,是指某些情節放在推理小說一定會被讀者找碴,就像以積木堆成的房子,只要其中幾片被人拿走(覺得不合理),整座房子便會崩潰,哪管它本來的樣子有多精緻。舉個例子,我們看漫畫可以看到主角被人一刀貫穿胸膛,熱血的主角把刀子拔出,忍痛燃燒生命繼續戰鬥,可是換作推理,讀者便會問「胸膛被貫穿後,會導致肺部失壓,從而失去正常的呼吸能力(氣胸),這樣子如何戰鬥?」。某些情節放在奇幻、科幻、靈異、甚至好萊塢式的作品是沒有問題的,可是一放在推理便完全破功。這部作品有些凶案的設計過度誇張,謎底脫離了合理的程度,超越了作為推理小說要求的正常範疇。這部分如何拿捏非常講究,作者得小心處理。
2011年5月3日星期二
【徵文獎心得】3.幽靈
身處酒窖密室的主角軟木從昏厥醒來,看到面前有一具屍體--自己的屍體。發現自己成為幽靈的軟木,誤打誤撞下遇上多管閒事的偵探愛德華,為了洗脫戀人小葡萄的嫌疑,軟木只好跟愛德華合作,找出事件的真相……
作者的文筆不錯,故事相當流暢,在描寫景物和角色心態的部分更是優秀。故事背景沒註明是台灣、大陸還是歐美,但這反而帶出一種醍醐味,減少故事一開始的靈異氛圍的突兀感。
在推理方面,我卻有兩個方向相反的評價。在主題的詭計設計上我是相當讚賞的,或者該說,我覺得這種設計帶來的爆點非常強烈,在閱讀本篇初段時就猜想「如果用上這種詭計便精采了」,謎底揭盅時也覺得很夠力度。不過,整體方向是夠力了,細節的部分卻沒有處理好,以這個結局而論,前段有大量(對,是「大量」)情節需要詳細的解釋,否則讀者很容易會問「那個情況下XXX不會YYY嗎」之類的問題。嚴格來說,我覺得這作品有好些地方缺乏公平性,如果不修正一下那些部分,只會讓人有作者在自圓其說之感。
這篇作品篇幅只有一萬五千多字,其實作者可以好好運用字數,嘗試闡述角色們(尤其是主角)的行動、動機和想法,再修正一下當中的細節(最後解釋偵探的耳機收到幽靈主角的話的理據可說是完全說不通的),這樣便會是一篇精緻、有趣、爆點強的推理短篇了。
2011年5月2日星期一
【徵文獎心得】2.五年一度
某國中流傳著奇妙的傳說,每隔五年,在九年級學生畢業前夕,校園便會出現奇怪的惡作劇。九年級生奕緯和信軒決定在畢業前找出真相,而他們在調查當中,跟學校裡一直隱藏身分、掌握權力的學生會成員槓上了……
可能這樣說有點武斷,我認為這作品不能稱為推理小說。故事的佈局有推理小說的模式,一開始便交待謎團「五年一度」,主角們著手調查,討論案情和向證人(學生們)查問亦具備推理小說的規格,光看這幾點,這短篇很「像」推理小說。可是,當故事發展下去,讀者卻不能獲悉謎團的真貌,反而導入了更多謎團般的設定,令故事走向超現實。
超現實的故事也可以是推理小說,這故事中出現「不知道成員身分、掌握大權的學生會」這類動漫畫風格的設定也不是大問題,問題是這個設定對故事的謎底(「五年一度」是什麼?誰弄出來的?有什麼目的?如何弄出這種大型惡作劇?)沒有幫助。事實上,結局也沒有充分解答以上的問題,這個更是致命傷。
作者的文字技巧是不錯的,但敘事技巧便要多磨練一下,描寫角色心情、行為的句子寫得不錯,但它們組成段落後,卻令人有點摸不著頭腦。還有一點作者值得留意一下,由於這是校園故事,角色的身分都是學生,光用名字區分角色會讓讀者很難進入狀況,最好多加一下外表描寫,或是付予角色們較大的差異感,讀者便會讀得更輕鬆。
【徵文獎心得】1.機器人五幕謀殺
劇組在孤島大宅中拍攝,古老大屋裡只有八個人類、演出用和打掃用的機器人。在拍攝某一幕時,兩名演員忽然倒下,中毒身亡。誰是凶手?有何動機?同一時間,真正的導演、編劇和機器人博士正注意著各人的「演出」,期望篩選出最優秀的機器人演員……
很厲害的作品。揉合科幻與推理的作品不算少,但加上後設元素,三者份量均等的作品應該寥寥可數。故事開始時是相當的傳統,除了把時代放在未來,加插了機器人這點子外,就像五十年前常見的孤島殺人事件的開首。然而,當第一章完結,進入間幕時,讀者才會發現「劇組在孤島拍攝」只是一個拍攝過程,而八位人類角色其實也是機器人!作者利用後設的手法,製造出三個層次--劇組人員在大宅中拍攝的情況、劇組人員拍攝中的校園情景劇、以及真正的導演和編劇正在注視的八位機器人的演出。三段式的後設故事通常很難弄清條理,作者卻能清晰地交待每一個情境的細節,沒讓讀者感到混亂,光這一點便已值得讚賞。
閱讀途中,我一直懷疑「大宅謀殺」的部分和最外層的「挑選優秀機器人演員」的部分沒有關係。簡單來說,便是前者依從推理小說的模式進行,角色們陸續被殺,餘下的人物要找出凶手,那個「劇中劇中劇」當然構成重要線索(一如很多同類作品);可是後者是完全超脫了前者的規範,機器人們只是依據劇本推展故事,那麼,後者是否只是一個用來綴飾的噱頭,讓故事變得更特別呢?
才不是。那部分才是重點。
這是令我對本作最讚嘆的地方。在故事末段,作者運用巧妙的手法,讓最外層的部分跟謀殺故事產生互動,而且絕對不是硬來,在我看來,這個設計才是本篇的真正主旨、作者的真正意圖。如果單看故事中的殺人事件,那個謎團(和謎底)或許不夠完整,但因為它的不完整正正令故事變得完整(這句好玄妙)。我覺得這部作品有種新時代的本格推理的味道,就如綾辻行人在《殺人十角館》把克莉絲蒂的《一個都不留》換上新面貌,本作就是以另一種方式做出同樣的挑戰。
這作品當然有瑕疵,例如人物的對話有時不大搭調(或許是刻意的?),描述有時略為粗糙,但這一切也沒有阻礙作者敘述的核心部分。本作未必及得上本屆某些作品爽快易讀,也不一定及得上其他作品嚴謹慎密,不過即便如此,我仍會說這是我心目中數一數二的優秀作品。
第九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個人心得 前言
各位好,在下是陳浩基。近期很少在部落格發表文章,可是這不代表我不想寫--事實上,我手上有三十多篇讀後感準備貼出來,甚至早在一月已寫好了。沒錯,一如去年,在下本年亦擔任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初審及複審的評審,為了延續「傳統」,我一咬牙把所有參賽作品讀完,為每篇記下感想。
好吧,其實沒有什麼「一咬牙」,這一屆的作品數量只有去年的一半,坦白說,看得不算辛苦(另一個關鍵是去年我用桌機看稿,今年我用小筆電,輕鬆多了)。我每看完一篇作品便會寫下心得,因為寫心得須要反覆思量作品的長處短處,我是利用那段時間調整心目中的分數,如果看完三十篇作品才寫,九成什麼也忘光了,寫不出來。
對於本年作品的整體感想,大致上可以歸納作兩點。
一、雖然來稿比去年少一半,但以我個人的評分標準,上佳的作品(即是我認為入圍決選出版合集亦不會失禮的作品)跟去年一樣多,大約有十二、三篇。可是,亮眼得叫人訝異的作品則沒有。感覺上,有出色點子、非凡創意的作品,總在某些地方有點瑕疵,而文筆工整、謎團完滿的作品,就不及前述那些作品具有特殊的魅力。當然,這純粹是個人的感覺,或許有讀者(和參賽者)不同意,而從另一些角度來看,本年的某些作品亦具備去年來稿中沒有的突破點。優劣其實很難量化,正如我時常說的「蘋果和橘子哪個更好?」,能晉級的作品和落選的作品的差別,往往在於能否爭取多位意見、口味、想法不同的評審的票數。附帶一提,今年的初審/複審評判團有八人。
二、如果我從標點符號、用詞差別來判斷參賽者地區的看法沒有失誤,今年中國大陸的投稿令我相當驚訝。我所指的是跟去年相比的差異。去年的大陸作者來稿,大部分都帶有傳統的本格式推理趣味,模式接近,偶有特別的點子,亦不會太超過。然而今年看到的,卻是百花齊放,出乎意料的設計、後設式的謎團、插敘式的懸疑……跟上屆比就像兩個世代的作品。或許因為大陸推理熱,引入愈來愈多不同的作品,產生出強烈的化學作用。以兩屆作品相比得此結論或許有點武斷,我相當期待明年的作品,想看看以上的觀察是否合理。
如第一點所說,我覺得今年的佳作不少,有好些欣賞的作品未能晉級,實在可惜。反過來說,我對一些作品有所保留,在心得裡寫下較嚴厲的批評,那只是我個人的見解,請參賽者不用緊張,尤其是一些通過初選或複選的作品,即使我作出負面評價它仍能晉級,就表示有我以外的評審力挺。
今年的評審過程出了好些意外,令結果稍晚才能推出,有點遺憾,不過問題應該不大(我們去年年會後發覺評審根本不用趕二月公布結果,所以今年的時間表往後推,讓評審多一點時間審稿,可是因為一些意外令安排更延後了)。
從今天起我會每天貼一至兩篇心得,希望能與參賽者(和各位同好)分享一下。還是老話,如果有參賽者不希望我把評語公開,或是不想我把故事簡介寫出來,請留言給我。我可以私下把意見告訴你,或是只公開意見不說明故事的大綱。保證不會有謎底透露(爆雷),各位參賽者可以放心。
本屆年會將於5月21日(星期六)下午兩點在台北市教師會館(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17號)地下一樓會議室舉行,各位有興趣不妨參加,節目詳情請留意官網公布。(嗯,因為身在香港,今年我應該不能出席了,所以各位如果想跟我聊作品心得,請留言吧。)
※編號15的〈子夜電話〉和16的〈樹魔〉因為規格問題未列入評選(稿件沒到我手),而29號的〈失落的密碼〉去年已投稿(作者以為去年沒來得及?),所以這三篇將會跳過。
相關網頁: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十屆年會暨第九屆徵文獎頒獎典禮資訊
第九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 參賽名單
第九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 初選名單
第九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 複選名單
第九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 決選名單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