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3日星期四

【徵文獎心得】17.外遇的代價

帝嘉集團董娘白美莉的外遇對象被殺,證人指凶手是白美莉二子李德富。李家三兄弟正因為爭家產而陷入水火不容之境地,到底犯人是不是李德富?白美莉為了替死者討公道,聘請名偵探詹典調查,而詹典決定要在一天之內找出真相……

無論在風格、文字還是謎團設計上都很老派的作品。老派不是缺點,正如今天還有不少讀者喜歡閱讀數十年前的推理小說,問題在於本作不但缺乏驚喜,在細節的處理更是差強人意。

因為作者祭出名偵探主角,我自然不會以寫實社會派的角度去欣賞本作,而用很傳統的本格派角度去閱讀,所以,有跳躍性思維的偵探是可以接受的,愚笨的警方是可以接受的,偵探煞有介事地召集關係者開解謎大會也是可以接受的。不過既然是傳統本格推理,我便會在意謎團的設計夠不夠好玩,以及線索的鋪陳是否公平,在這兩點上,我認為本作未達標準。

犯人雖然有使用「詭計」,但那種詭計毫不精采,破綻處處,事實上名偵探的解決辦法,也不過是順藤摸瓜地把這些破綻找出來,而讀者也無法早知道這些破綻,都得由偵探一一說出。作者有舉出傳統本格的「給讀者挑戰書」,所以或許部分出自偵探之口的「真相」其實是「線索」,即是讀者是可以當成用來解謎的拼圖的一部分,但即便如此,本作的公平性也不見得充分,挑戰書後,讀者其實只能猜動機,再從動機去猜凶手,而這部分我覺得未免太明顯,大幅削弱了意外性。

另外,雖然本作是本格推理,在寫實上不用追求太多,所以例如作者沒說明凶手用「毒」究竟是哪種毒我也覺得ok,問題是,作者留下了很多令人困惑的設計。例如在刀上塗毒,是確保一刀斃命,但這一點其實對故事進展沒有特別用途,即是說,把這一項從故事拿走,讓凶手用刀刺進死者心臟,一刀斃命,也不會影響謎團結構。

我建議作者在設計謎團時,要代入真凶的身分去思考。比如說,凶手為了陷害某人,特意製造一堆條件去令人誤會凶手就是那個人,他必須同時間確保某人在犯案時沒有不在場證明,否則一切工夫都會白費。另外,製造條件時,凶手不會笨得留下尾巴,讓將來出現的偵探追查--是的,現實中真的可能有笨笨的凶手,留下讓偵探抓的明顯線索,只是這種情節放在本格推理之內就太掃興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