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里爾症候群」--一種令患者短暫地狂暴化、失去理智瘋狂襲擊他人的疾病。某個晚上,少女江心玉墮橋身亡,而跟她青梅竹馬、患有這怪病的大學生袁宗佑被指為凶手。袁宗佑真的因為病發,意外殺死親如妹妹的女孩嗎?同行的友人張希鈞的證詞可信嗎?
相當優秀的作品,以我的標準本作夠資格入圍有餘。作者的文筆順暢,情感溢於紙上,角色不多,但令人印象深刻,就連某些配角(例如中段只出場一節的老先生)也描繪得入木三分,不瘟不火。故事節奏良好,以袁宗佑的自述與第三人稱的角度交替推進,畫面清晰條理分明。謎團方面也設計得很好,推理「濃度」不高但已具備意外性和合理性,配合故事中出色的人物描寫,是一部主題相當苦澀卻不會令讀者反感的好作品。
本作其中一個最亮眼的地方,在於設定了虛構的「芬里爾症候群」。這設定串連起北歐神話悲劇性的浪漫情懷,再投射到主角們身上,同時間亦以這誇張的設定,影射了目前社會對精神病的恐懼、歧視與法制上及道德上的兩難。偵探的設計也很有趣,那種帶著邪氣、不擇手段但骨子裡還是堅持找真相的角色實在有太多發揮空間,假如這是系列作角色,我會很有興趣繼續看她當主角的故事。
因為這作品我覺得太出色,所以以下說的弱點,是以一種「高標竿」的角度來分析,事實上我也不想太臭屁,畢竟這標竿只是個人意見。撇開一些細節不談,我覺得本作最大的弱點便是它其中一項優點:那個虛構的病症。如我上述,我其實很欣賞這設計,因為這設定在故事的表裡都有功用,既是故事推展的重要元素,也是支撐角色心態構成的重大原因,而且在推理小說詭計氾濫的今天,適當導入非現實的點子可以令故事產生數倍的吸引力。不過,在設定這病症的背後,作者明顯無視很多現實問題--例如如此危險的病患者,為什麼沒有法律去規管?以精神病患為例,假如醫生判定患者具有嚴重攻擊性,有危害他人生命的可能,病者都會被關進病院。假如是一般「有可能有攻擊性」的患者,則要長期服藥,並定時檢查,由醫生和社工長期跟進。如果像本作的「芬里爾症」,患者每年至少發病一次,並且具備足以殺害他人的能力,沒有政府或醫生會讓他自由地在社會活動。這不是侵害了患者的人權,因為考慮患者的權利時也必須考慮他身邊的人的生存權,而這兩邊明顯是不平等的。另一方面,以「患者發病時無自制力所以不追究罪行」的設定也不符現實,當然如果沒有這設定,故事便演不下去了。
其實最有趣的是,上述「與現實精神病患例子不符」的設定,在一般故事裡未必會令讀者疑惑,但本作卻比其他作品明顯。原因是,本作雖然注入這種天馬行空的設定,本質上卻是寫實推理。我們可以接受本格推理中那莫名其妙的密室機關與巧合在場懂得判斷死亡時間的醫生,然而在以社會正義為主軸的寫實推理中加入丁點「名偵探」成分也可能產生格格不入的觀感。當讀者一邊以「極度貼近現實」的角度去閱讀本作,另一邊卻出現「不貼近現實」的設定(沒有管制芬里爾患者的法律),自然會有種情緒上的落差。
話雖如此,我還是得說我對本作的喜愛不下於本屆任何一篇入圍作。事實上單憑這篇我便確定作者是位極具才華的推理寫手,我期待將來能讀到他或她的新作。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