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0日星期一

【徵文獎心得】07.E.逃

四位大學生投函參加遊戲活動,錄取後發現是一個密室逃脫項目。在稱為方陣館的建築內,他們如何從環境細節找出線索,打開機關逃出生天?

這是一部既視感很強的作品。主角們參加的活動,乍看猶如《賭博默示錄》或《Liar Game》的設定(工作人員還是戴面具的),被丟進密室後,那些正方形房間的設計叫我想起電影《異次元殺陣 Cube》,主角們蒐集線索後,結局前來個四人討論,我便聯想到電玩《槍彈辯駁》那種所有角色以語言互相較量,找出真相的情境。無論作者是真的參考過這些作品,還是是碰巧想到相似的設定,我也覺得問題不大,不過我想說的是,比起上述那些作品,本作的吸引力未免相差太遠。

作者很努力地描寫主角們如何解決機關,看出破綻打開一個個新的房間,或是從遊戲設定中的一些不合理細節,推理出逃出密室的關鍵,可是,我認為作者犯了一個很基本的錯誤。假如本作是以漫畫、電影或遊戲來呈現,我相信感覺會好得多,但以小說作為媒介,我卻一直看不入腦,讀到結局也沒有任何情緒起伏--因為小說是沒有影像,畫面是由讀者自行在腦內建築出來的。本作的機關設計大部分都跟環境相關,諸如隱藏的門、暗格、鐵片與洞之類,這些東西如果讓人直接用「看」的會有趣得多,相反由文字轉換成想像中的畫面,作者便無法控制這些元素在讀者心裡的份量,更會令讀者產生「作者說了算」的懷疑感。

推理故事的媒介往往令作品有截然不同的面貌,正如電影很難做出小說特有的敘述性詭計,相反小說以大量篇幅才能描寫清楚的房間佈置,在電影裡可能只用三秒便完整地呈現。選材失當,只會浪費點子,更何況本作沒有什麼真相中的真相,就是單純描寫逃脫遊戲的過程。逃脫遊戲之所以有趣,是因為玩家能投入參與,而本作的讀者只能「觀看」主角們逃脫,謎題也不特別吸引(像房間的分佈、以邏輯推論判斷一堆命題哪句真哪句假),就更加令本作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