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4日星期三

【徵文獎心得】16.風聲‧鶴唳‧上海事變

三十年代,上海大亨杜月笙被一神秘人物約見,可是他到場後發覺對方已死,只在屍體身上找到一個鼻煙壺。杜月笙找來跟他有一面之緣的巡捕季斯摩和楊生華,查探死者的來歷,殊不知眾人已被捲入民國政府、日本軍和滿清遺族的陰謀和角力之中……

先兵而後禮,有一個缺點不得不先提,這篇作品的寫作技巧實在不夠成熟,時常用上說書式的敘事手法,而更致命的是,文中句子往往沒有標點分隔,或是由贅字組成,例如「半晌後杜月笙覺得不對勁而開了燈,這才赫然看到端正的坐在沙發椅上的是一名中年男子已經死去」或「因為季斯摩和楊生華斷定兩人若是被閔東浩所抓斷定杜月笙有所顧慮不肯搭救」。我覺得這位作者有點急性子,好像希望快一點表達自己的構想和故事,於是用上二三十字的長句,以及直接以旁白來交代劇情。我認為故事中有好些部分可以用角色的對話來演繹,以及把長句打斷,用簡單的文字表達,這樣子會更易讀。要知道一點,如果一個讀者要把一句句子看兩次才明白,這本小說的觀感便會大打折扣。尤其推理小說是大眾文學,如果沒信心用既華麗又易懂的文筆來敘事,便該寫得簡單直接一些。

之所以先提這個缺點,是因為這是令這作品蒙上陰影的元凶。這部作品揉合了推理、歷史、武俠和間諜等元素,本來的意念蠻有趣亮眼的。主角的名字很明顯來自柯南道爾爵士筆下的角色,他們亦有如偵探一樣去查探線索,推論案件背後的原因,令人想起同樣在舊上海屢破奇案的中國福爾摩斯霍桑。這故事並不是一般的偵查凶手的推理小說,作者集中研究死者和凶手的身分,把一九三○年代上海風雲色變、大戰如箭在弦的時代背景套到案件上。換言之,這不是在問「誰是凶手」,而是問「哪一個勢力令案件發生」。作者充分地利用歷史資料,把上海的三大梟雄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以及張愛玲的前夫胡蘭成、國民黨特務頭子戴笠、甚至蔣介石等人物拉進故事裡,加插虛構角色編成一篇虛構歷史小說。此外,作者亦在部分場景加入武俠式的情節,由於舞台是八十年前的上海,所以亦不見得突兀。在推理方面,由於嚴格來說這作品歸類為間諜小說,在陰謀角力以及骨幹事件的大圖畫下,主橋段有其意外性及合理性,算是合格,可是如果細心一看,部分情節仍有其犯駁之處。例如季斯摩從鼻煙壺判斷出死者是前清的人,說這鼻煙壺乃死者說服杜月笙相信其身分的信物,可是之後又指出凶手的目的,是讓杜月笙在不知情下被人看到他持有前清遺族的物件,企圖讓民國政府治他的罪,那麼說,如果死者沒死向杜月笙表明身分,杜月笙會否跟他洽談?杜月笙又怕不怕被指向滿州國政權靠攏?季斯摩既然是聰明的偵探,他為什麼會作出互相矛盾的意見?作者需要多加說明。

改編歷史的創作向來不容易,作者在資料搜集和構想上也不俗,可是其他方面未能配合。期望作者能克服弱點,再接再厲。

1 則留言:

  1. 這題材不容易,難度極高。
    敢用三萬字挑戰這種歷史背景加混搭元素的題材,我喜歡這個作者膽量。

    控字能力和鋪陳火侯應該有深厚底子,絕對是個跨界寫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