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9日星期二

【徵文獎心得】31.生之死-最後前傳

湯鈞因為父親逃債失蹤,被迫躲到英國念大學,五年後因為交流回到台灣。在台期間,他兼職當撰稿員的雜誌編輯請他幫忙撰寫關於一起家庭倫常慘案的文章--負債的男人被殺,凶手懷疑是同居的女伴,可是可能牽涉黑道追債。湯鈞發覺,事發的市場正是自己逃往英國前最後逗留之地,回憶令他的調查夾雜了不少私人感情……

先以一篇獨立作品的角度來說說感想。這篇作品的情感十分細膩,人物塑造得相當立體,案件和謎團不複雜,超卓之處在於對社會現象及角色情感的描寫,有點社會派推理的味道。這篇作品充分表現出如何把謎團和劇情主題融合的優點,從案子到主角的過去,兩者相輔相乘,令作品不單是一篇好的「推理」小說,更是一篇出色的推理「小說」。唯一令我有所保留的是,故事中有四分之一的段落使用台語,令我這個外國人看得很辛苦。沒錯這是「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為了表現本土風格、讓角色使用台語是絕對有理由的,只是作者得思考一下這做法會否令自己的作品困在國內,無法向台灣以外的中文讀者展示。這一屆的另一篇參賽作品〈愛的圈套〉也用上不少台語,用來勾勒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台灣社會的面貌,但那位作者只酌量使用,在一些名詞旁更貼心地附上國語的解釋,來方便不懂台語的讀者(〈愛〉即使沒有附上注釋,在下也看得懂,相比起來這篇的台語對白,我只看懂五至六成而已)。

這篇作品是同一位參賽者投的同一系列的第四篇作品,以下所說的跟評分無關。看過這個系列的四篇作品,我覺得雖然這一篇在謎團上不及其他,但我認為這是系列中最重要一篇,因為它完整地交代出主角的情感、個性和態度。比方說,一個作者可以寫道「他是個冷漠的傢伙」來讓讀者知道這個事實,但更好的方法是在故事裡安排讓這個角色表現出冷漠的行為。我讀罷這篇作品才真正了解這個系列的主角的看法和心態,亦因此更了解在其他故事裡他的行為和想法。基於評分是以獨立作品為基準,我可不會回頭改變自己的評分,但假如這系列有機會成書的話,我強烈建議作者在第一冊中收錄這篇前傳。前幾篇作品能證明作者寫推理小說的才華,但真正付予這位主角血肉和靈魂的,是這篇。

2 則留言:

  1. 浩基哥 晚安,
    以中文表達台語的謬用,是我不夠慎重而犯下的錯,應該站在讀者的角度來思考文字的運用。誠如李柏青先生的評語,即便是會說台語的人亦看不懂我在寫什麼鬼吧。
    肇因寫長篇(言情小說一書十萬字)的習慣,首篇啟筆時,已設定好主角的背景個性等,礙於字數限制與情節設定,無法在前三篇合理置入,後來看時間還夠,也恰有靈感,便在最後專為主角寫一篇。
    對設計推理詭計的能力我極無信心,也深知自己缺乏創意,但這次的比賽我寫的非常滿足,也讓我重新省思自己文字的意義。雖然毫無信心,不過我會盡力令這系列不要就此消失。
    感謝您對我每一篇文章的建議與缺失指點,您以及其他致力推動華文推理文學的先進們,那股熱情讓我真的非常感動。再次謝謝您不辭勞苦地寫出每篇參賽文章的評語,並衷心的期盼華文推理大鳴大放那一日的到來。

    回覆刪除
  2. 志愧>
    其實我覺得妳的詭計設計不差,如果說那些設計缺乏創意的話,打死一票推理創作者了(笑)。我反而想強調一下,妳在創作這幾篇作品時,到底想跟讀者說什麼--是著重主人翁的遭遇呢?是描寫社會環境引起讀者共鳴呢?還是想用詭計令讀者吃一驚呢?舉例說,森村誠一的經典大作《人性的證明》,謎團簡單到爆,但這本小說的重點不在謎團上嘛。如果妳覺得設計謎團不好玩,並不對創作推理構成阻礙的,重要的是弄清楚方向。

    不用感謝我嘛,事實上我寫這些評語出來,就是希望各位參賽者感到有交流有熱情,你們繼續寫推理讓華文推理發展,反過來我要感謝你們呢。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