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日星期一

【徵文獎心得】1.機器人五幕謀殺

劇組在孤島大宅中拍攝,古老大屋裡只有八個人類、演出用和打掃用的機器人。在拍攝某一幕時,兩名演員忽然倒下,中毒身亡。誰是凶手?有何動機?同一時間,真正的導演、編劇和機器人博士正注意著各人的「演出」,期望篩選出最優秀的機器人演員……

很厲害的作品。揉合科幻與推理的作品不算少,但加上後設元素,三者份量均等的作品應該寥寥可數。故事開始時是相當的傳統,除了把時代放在未來,加插了機器人這點子外,就像五十年前常見的孤島殺人事件的開首。然而,當第一章完結,進入間幕時,讀者才會發現「劇組在孤島拍攝」只是一個拍攝過程,而八位人類角色其實也是機器人!作者利用後設的手法,製造出三個層次--劇組人員在大宅中拍攝的情況、劇組人員拍攝中的校園情景劇、以及真正的導演和編劇正在注視的八位機器人的演出。三段式的後設故事通常很難弄清條理,作者卻能清晰地交待每一個情境的細節,沒讓讀者感到混亂,光這一點便已值得讚賞。

閱讀途中,我一直懷疑「大宅謀殺」的部分和最外層的「挑選優秀機器人演員」的部分沒有關係。簡單來說,便是前者依從推理小說的模式進行,角色們陸續被殺,餘下的人物要找出凶手,那個「劇中劇中劇」當然構成重要線索(一如很多同類作品);可是後者是完全超脫了前者的規範,機器人們只是依據劇本推展故事,那麼,後者是否只是一個用來綴飾的噱頭,讓故事變得更特別呢?

才不是。那部分才是重點。

這是令我對本作最讚嘆的地方。在故事末段,作者運用巧妙的手法,讓最外層的部分跟謀殺故事產生互動,而且絕對不是硬來,在我看來,這個設計才是本篇的真正主旨、作者的真正意圖。如果單看故事中的殺人事件,那個謎團(和謎底)或許不夠完整,但因為它的不完整正正令故事變得完整(這句好玄妙)。我覺得這部作品有種新時代的本格推理的味道,就如綾辻行人在《殺人十角館》把克莉絲蒂的《一個都不留》換上新面貌,本作就是以另一種方式做出同樣的挑戰。

這作品當然有瑕疵,例如人物的對話有時不大搭調(或許是刻意的?),描述有時略為粗糙,但這一切也沒有阻礙作者敘述的核心部分。本作未必及得上本屆某些作品爽快易讀,也不一定及得上其他作品嚴謹慎密,不過即便如此,我仍會說這是我心目中數一數二的優秀作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